第一百零二章:专业共鸣与意外交集
汉城大学医学院图书馆的静谧,在周末的午后更显深沉。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银珠坐在靠窗的老位置,面前摊开着《实用内科学》和几张画满了解剖示意图的草稿纸。然而,她的注意力却大部分被旁边一份来自朴基正的案件摘要所吸引。
这是一起即将进入诉讼阶段的医疗纠纷案初步材料,涉及一位术后出现罕见并发症的患者。朴基正用严谨的法律文书格式标注了疑点,并在页边空白处,用清晰有力的笔迹写下了几个关键问题:“主治医师是否尽到充分告知义务?”“医院层面的应急预案是否完备?”“该并发症在医学上的可预见性如何?”
银珠看得入神,指尖无意识地轻轻敲击桌面。她从医学角度审视着病程记录和用药清单,试图还原当时的医疗场景。这种跨领域的思考对她而言既是挑战,也是一种独特的乐趣。正当她提笔想在笔记本上记录几点想法时,一个温和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打破了这一角的宁静。
“郑银珠同学?果然周末在这里能找到你。”
银珠抬起头,看见朴基正站在两排书架的交界处,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文件袋,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他今天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和深色西裤,比起平日一丝不苟的检察官形象,多了几分学院气息。
“朴前辈。”银珠连忙站起身,略显意外地压低声音,“您怎么来了?”
朴基正走近,目光扫过她桌上那些来自检察院的材料,眼含歉意:“希望没有打扰到你。我刚从法院那边出来,顺路经过。想起有份补充材料可能对你看的那个案子有帮助,就带过来看看能否碰上你。”他说着,轻轻将文件袋放在桌角,然后指了指银珠面前那份他之前给的摘要,“看你这么专注,是不是已经有些头绪了?”
“只能说有一些初步的想法,但很多医学上的细节还需要查证。”银珠请朴基正坐下,然后将自己的笔记本转向他,上面是她刚刚梳理出的几个关键时间点和对应的医疗处置,“前辈你看,从这个时间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来看,医护人员的前期观察和反应速度,或许是本案的一个争议焦点。”
朴基正倾过身,仔细看着银珠条理清晰的笔记,眼神专注。他随即从文件袋里取出几页新的资料:“这是我今天刚拿到的院方提供的护士交接班记录副本,时间点上更连续一些,或许能验证你的想法。”
银珠接过资料,快速浏览,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太好了,这确实填补了之前记录里的空白时段。谢谢前辈!”
“不,应该我谢谢你。”朴基正诚恳地说,“你从医学专业角度提出的这些问题,有些是我们法律人容易忽略的细节,但却可能对判断医方是否存在过失至关重要。和你讨论,总能让我跳出固有的法律框架,看到更核心的医学事实。”
两人的交谈自然而然地深入下去。他们压低了声音,围绕着病例资料,时而争论,时而达成共识。
“根据《韩国医疗法》及相关判例,医生的注意义务标准是‘当时的医疗水平’。”朴基正阐述法律观点。
“我明白。所以关键在于,在当时的情境下,一个合格的、审慎的医生是否会采取不同的措施。”银珠接着从医学角度分析,“这就需要参考同期相关的临床指南和权威文献了。”
“正是如此。你的分析总是能切中要害。”朴基正赞赏地点点头,随即从自己的公文包里拿出一本厚厚的《医药法学概论》,“我最近也在看这方面的书,试图弥补些知识盲区。不过,里面有些医学概念对我来说还是太艰深了。”
银珠接过书,翻看了几页,微笑道:“前辈若有不明白的地方,随时可以问我。互相学习。”
“那以后恐怕要多多叨扰了。”朴基正的笑容温和,带着真诚的期待,“说真的,郑银珠同学,你对医学的热爱和这种追根究底的专业精神,很让人钦佩。”
“前辈过奖了。”银珠微微低下头,感觉脸颊有些发热,“我只是觉得,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对生命负责。而且,能和前辈这样严谨的人讨论问题,对我也是极好的锻炼。”
就在这时,银珠放在桌上的寻呼机“滴滴”地响了起来,屏幕显示是弟弟明元。银珠略带歉意地看向朴基正:“抱歉,前辈,是我东森。”
“没关系,你请便。”朴基正示意她随意。
银珠回拨了附近的公用电话,听筒里立刻传来明元焦急又带着点兴奋的声音:“银珠怒那!你还在图书馆吗?猜猜我现在在哪儿?”
“在图书馆。你在哪儿?”银珠顺着他的话问。
“我就在你们医学院大楼嗯,反正我带了好多过来,还有你爱吃的炒年糕!我这就给你送图书馆去?”明元的声音很大,透过听筒,连坐在旁边的朴基正也能隐约听到一些内容。
银珠看了一眼朴珠基正,对着话筒说:“好,那你过来吧,慢点走,不急。”她挂了电话,对朴基正解释道,“是我东森明元,给我送点家里带来的东西。”
朴基正笑了笑:“你们姐弟感情真好。既然你东森要来,我就不多打扰了。”他边说边开始整理自己的文件。
“前辈不必急着走。”银珠说,随即又觉得自己的话可能有些唐突,补充道,“明元他……就是过来送个东西,很快的。”
朴基正犹豫了一下,还是坐定了:“也好,正好材料还没完全讨论完。”
不一会儿,图书馆门口出现了明元气喘吁吁的身影。他提着一个大大的布包,额头上都是汗。一眼看到银珠,他立刻咧嘴笑起来,快步走过来:“银珠怒那!”然后,他注意到了银珠对面的朴基正,愣了一下,随即礼貌地鞠躬问候:“您好!”他看出朴基正气度不凡,年纪也明显比自己大,用了敬语。
朴基正站起身,得体地回礼:“你好,我是朴基正,法律系的。”他态度温和,没有居高临下的姿态。
“朴基正前辈您好!我是郑明元,经营系二年级,是银珠怒那的东森。”明元连忙自我介绍,然后好奇地看了看银珠,又看了看朴基正。
银珠接过明元手里沉甸甸的布包,对朴基正说:“前辈,这就是我东森明元。明元,这位是朴基正前辈,检察官,我们在讨论一些……学术问题。”她选择了比较概括的说法。
“检察官?”明元睁大了眼睛,脸上露出敬佩的神情,“哇,好厉害!前辈您好年轻啊!”
朴基正被明元直率的夸奖逗笑了:“还在学习阶段,算不上多么厉害。你怒那在医学上的造诣才令人佩服。”
明元与有荣焉地用力点头:“那当然!我银珠怒那最棒了!”他一边说,一边手脚麻利地打开布包,“银珠怒那,这是阿爸特意让人带来的,说是老家亲戚自己做的泡菜,绝对好吃!还有这个,是欧妈……嗯,反正就是一些晒干的野菜,说让你泡水喝,对身体好。哦,还有这盒炒年糕,是来的路上在你们学校门口那家很有名的店买的,还热着呢!”
看着明元像献宝一样把东西一件件拿出来,银珠心里暖暖的,又觉得在朴基正面前有些不好意思:“好了好了,明元,够了,图书馆里不能太吵。”
“啊,对哦!”明元立刻压低声音,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对朴珠基正抱歉地笑了笑。
朴基正看着这对姐弟的互动,眼中带着笑意。他能感受到明元对银珠发自内心的亲近和崇拜,也能看出银珠虽然语气略带责备,但眼神里充满了对东森的疼爱。这种质朴的亲情,让他觉得十分温馨。
“明元吃了午饭吗?”朴基正温和地问。
“我……我吃过了!”明元下意识地回答,但话音刚落,他的肚子却不争气地“咕噜”叫了一声。场面瞬间有点尴尬,明元的脸一下子红了。
银珠无奈又好笑地看着他,把还温热的炒年糕推到他面前:“先把这个吃了吧,我还不饿。”
朴基正也笑了,提议道:“看来讨论一时也难结束。不如这样,我知道附近有家不错的咖啡馆,环境安静,也有简餐。我们把这些资料带过去,边吃边聊?也让明元同学好好吃个午饭。我请客,算是感谢银珠同学的专业帮助,也欢迎明元同学的到来。”他这个提议既自然又体贴,化解了明元的尴尬,也为继续讨论创造了条件。
银珠看向明元,明元眼睛亮晶晶的,显然对能和检察官前辈一起吃饭感到既紧张又兴奋。银珠便点了点头:“那就让前辈破费了。”
三人收拾好东西,离开了图书馆。走向咖啡馆的路上,明元活跃地问了朴基正一些关于法学院和检察官工作的问题,朴基正都耐心而风趣地一一解答,气氛轻松融洽。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走到咖啡馆门口时,一个带着几分惊讶和不确定的女声从侧后方响起:
“郑银珠?”
银珠应声回头,看见同班的李胜美正站在不远处的人行道上,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诧异表情。李胜美穿着剪裁合体的连衣裙,拎着精致的手提包,像是刚从某个地方回来。她的目光飞快地扫过银珠,然后在看到银珠身旁的朴基正时,明显停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最后,她的目光落在了正咧着嘴笑的明元身上,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蹙起,似乎在回忆这个有点面熟的年轻人是谁。显然,眼前这个组合——勤奋但家境似乎一般的同学郑银珠、一位气质卓越的陌生年轻男子、还有一个看起来像跟班似的活泼大男孩——让她感到十分意外。
银珠平静地回应道:“李胜美同学,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