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是患者的年龄和长期吸烟史。这使肺癌成为我们必须警惕的重要可能性。肺癌本身可以引起慢性咳嗽,如果肿瘤阻塞支气管,导致远端肺组织引流不畅,极易继发感染,从而出现肺炎的表现,掩盖原发病。”
“因此,”银珠总结道,“我的初步分析是,这个病例至少存在三种需要重点鉴别的可能:1. 单纯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2. 肺结核;3. 肺癌伴阻塞性肺炎。下一步,为了区分这些可能,我们迫切需要更详细的病史询问(例如痰的性质、有无血丝、体重变化、结核接触史),以及关键的检查,比如痰涂片找抗酸杆菌、痰脱落细胞学检查,以及如果条件允许,进行胸部ct扫描以获得更清晰的影像学信息,必要时甚至需要考虑支气管镜检查。”
银珠的分析条理清晰,不仅列出了可能性,更重要的是点出了容易被忽略的“盗汗”这一关键线索,并将吸烟史、年龄与肺癌风险联系起来,展现了超越课本知识的临床思维和风险评估能力。她并没有武断地下结论,而是强调了进一步检查的必要性,这正是一名优秀医生应有的审慎态度。
教室里安静了片刻,随即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不少同学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显然银珠的思路为他们打开了新的视角。
李教授的脸上露出了明显的赞赏之色,他轻轻鼓了鼓掌说道:“非常好!郑银珠同学的分析非常精彩!大家要特别注意,临床诊断不是简单的对号入座,而是要像银珠同学这样,学会捕捉细节,评估风险,尤其是不能忽视像‘盗汗’这样可能指向特定疾病的重要线索。同时,也要具备‘鉴别诊断’的思维,考虑到多种可能性,并知道如何通过进一步的检查来逐一排除或确认。这才是诊断学的精髓所在!”
教授的高度评价让银珠成为了全班的焦点。下课后,崔成贤、朴慧珍等几个平时一起学习的小伙伴立刻围了过来。
“银珠同学,你太厉害了!我怎么就没想到结核和肺癌的可能性呢?”朴慧珍佩服地说。
“是啊,听你一说,感觉思路一下子清晰了很多。”金哲洙也感叹道,“你平时是怎么训练这种思维的?”
崔成贤推了推眼镜,认真地说道:“银珠同学的分析确实很有深度,不仅记住了知识点,更关键是会运用和联想。看来我们平时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缺少主动思考和整合的环节。”
银珠谦逊地笑了笑说道:“我只是习惯把学过的知识尽量串联起来,比如想到咳嗽,就顺便回顾一下能引起咳嗽的所有可能原因,再根据病例中的具体信息去匹配和权衡。多练习,大家都能做到的。”
她的谦虚和乐于分享的态度,更赢得了大家的好感。这个小群体的学习氛围变得更加积极。
几天后,银珠接到父亲的电话。郑汉采的声音充满了喜悦和一种被认可的兴奋说道:“银珠啊!阿爸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上次沙龙认识的一位评论家,在《文化日报》的专栏里提到了阿爸的小说!虽然只有短短几句,说是‘近期值得关注的新人作品,展现了朴实的市井生活质感’!阿爸今天看到报纸,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真的吗?阿爸!这太棒了!”银珠由衷地感到高兴,“这是真正的专业认可啊!说明您的作品已经进入主流评论界的视野了!”
“是啊!李主编也特意打电话来祝贺了!”郑汉采的声音有些哽咽,“银珠,没有你,阿爸走不到今天……阿爸……阿爸真的……”
“阿爸,这是您自己努力的结果!”银珠赶紧打断父亲感性的话语,心中暖流涌动,“您值得这一切!继续写下去,一定会越来越好!”
挂了电话,银珠的心情如同窗外的春日阳光,明媚而温暖。父亲的努力正在开花结果,这比她自己取得任何成绩都更让她欣慰。
然而,这份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周末,她收到了明元的来信。弟弟在信里先是兴奋地描述了父亲作品被评论后家里的高兴气氛,以及明元自己在学校取得的进步。但信纸的最后几行,字迹显得有些犹豫和潦草:
“怒那……有件事,我不知道该不该说。金珠欧尼前几天又往家里打电话了,这次她好像很生气。她在电话里跟欧妈吵了起来,我听到她说……说‘凭什么阿爸写点破东西就能上报纸,我参加社团活动需要钱就那么难?’还说……‘银珠在汉城肯定过得逍遥自在,你们就知道偏心她’……后来欧妈好像也发了火,说家里没钱,让她自己想办法。金珠欧尼就摔了电话。阿爸回来知道后,脸色很不好看,晚饭都没吃多少。怒那,我有点害怕……”
银珠握着信纸,指尖微微发凉。金珠的嫉妒和怨恨,果然如同潜伏的毒蛇,随时可能窜出来咬人。她那种将自身不如意归咎于他人、并不断索取的逻辑,已经成为这个家庭无法摆脱的阴影。父亲的成就,反而可能激化矛盾。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烦扰,给明元回信。信中,她极力安抚弟弟,表扬他的懂事,让他不要为大人之间的事情过分担忧,专心学习。同时,她给父亲写了一封简短的信,避开金珠的话题,只是再次热烈祝贺他获得的认可,鼓励他专注创作,保重身体。
处理完家信,银珠走到窗边,望着远处汉城起伏的街景。学术上的初步认可和家庭中持续的暗流,同时存在于她的生活中。她清楚地知道,解决这一切的根本,不在于一时的安抚或回避,而在于自身绝对强大的实力和独立。只有当她足够强大,才能无视这些干扰,才能真正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
她回到书桌前,摊开《病理学》的笔记,目光变得无比专注和坚定。李教授的认可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鞭策。医学的道路漫长而艰辛,容不得丝毫懈怠。金珠带来的困扰,被她转化为更加强大的学习动力。眼前的书本,才是她最可靠的武器和最坚实的铠甲。她拿起笔,继续沉浸到知识的海洋中,为了那个遥不可及却又无比清晰的梦想,稳步前行。
(第八十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