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一种近乎凝固的紧张中缓慢流逝,如同暴风雨前压抑到极致的死寂。
林薇的生活看似恢复了某种平静的轨道——《风起金陵》的后期配音、几个高端代言的商务拍摄、以及为即将到来的“新芽计划”慈善基金所做的低调筹备。
她出现在公众视野里的每一次,都妆容精致,举止得体,应对媒体提问时语气平和,甚至带着一丝经过磨难后的淡然与宽容。
然而,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是暗流汹涌的终极倒计时。
李默律师团队的诉讼材料已如蓄势待发的箭矢,精准地瞄准了目标。
与《焦点访谈》栏目组的深度沟通在绝密状态下反复推演,确保每一个证据的呈现都能达到雷霆万钧的效果。
张栋则像最警觉的哨兵,监控着网络舆情的任何细微波动,同时确保所有参与此事的核心人员守口如瓶。
林薇自己,则像一位决战前的统帅,冷静地审视着棋盘上的每一个棋子。
她大部分时间待在别墅的书房里,不是在看剧本,就是在系统辅助下,反复模拟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及应对策略。
顾临那边异常安静,自那晚的电话后,再无直接联系,只有他的助理偶尔发来一些常规的工作安排提醒。
这种安静,反而更像是一种无声的注视,让林薇不敢有丝毫松懈。
她暗中雇佣的那位信息安全专家,传回的消息有限,顾氏集团的防火墙如同铜墙铁壁,仅能捕捉到一些无关痛痒的边缘数据流,无法触及核心。
这种暴风雨前的宁静,持续了整整一周。
直到一个看似普通的周四晚上。
晚上八点黄金档,国家级法治栏目《焦点访谈》准时开播。
片头庄严肃穆的音乐响起时,无数家庭正围坐在电视机前。
这期节目的预告并未引起太多特别关注,标题是《舆论漩涡背后的真相:聚焦网络诽谤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看似又是一期探讨网络暴力的常规节目。
林薇没有开电视,她独自坐在书房里,面前是漆黑的屏幕,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张栋和李默律师分别在各自的地点,紧盯着屏幕,加密通讯线路保持畅通。
节目开始,主持人用沉稳的声音引入话题,谈到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利弊,然后话锋一转。
“近期,一场围绕某知名演员的舆论风波,引发了全社会对网络诽谤、媒体责任乃至未成年人保护问题的深刻反思。今天,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确凿的证据,还原事件的本来面目。”
接着,节目播放了经过精心剪辑的片段——首先是林薇早期与林晓宇温馨相处的旧照和视频,勾勒出善良养母的形象。
然后是王翠花在发布会上的哭诉与商场视频里跋扈嘴脸的尖锐对比。
最关键的部分到来:经过技术处理的、变声但仍能听出赵强和王翠花特征的教唆录音片段,关键语句被清晰标注。
然后是篡改病历的邮件截图,发件人、收件人、修改内容一目了然。
最后是水军操纵舆论的聊天记录,时间线、指令、金额,触目惊心。
证据链环环相扣,逻辑清晰,无可辩驳。
主持人以犀利的评论,剖析了这场精心策划的阴谋对当事人造成的巨大伤害,以及对公序良俗的践踏。
节目最后,镜头给到了几位法律专家和儿童心理学者,从法和理的角度对此类行为进行了严厉谴责,并呼吁社会关注类似处境下的未成年人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