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着他户部的差事,特别是经手的钱粮账目。”
沈妙青吩咐道。
“若有异常,立刻报我。”
“是。”
萧煜应下,顿了顿,又道。
“小姐的织机,进展如何?”
沈妙青有些意外他会关心这个就答道。
“有些眉目了,但关键处还需攻克。”
萧煜沉默片刻说道。
“属下早年行走北方时,曾见过异族工匠制作一种巧妙的机簧,或可借鉴。
明日我将图样绘出,供小姐参考。”
沈妙青心中一暖,点头道。
“多谢。”
这段日子,萧煜的存在,如同一个沉默而可靠的影子。
他提供的信息精准有效,在关键时刻总能帮上忙,却又从不逾越,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
这种合作模式,让沈妙青感到十分舒适。
又经过十余日废寝忘食的攻关,在萧煜提供的异族机簧图样启发下,改良织机最关键的“飞梭”装置终于试验成功!
当工匠拉动绳索,梭子带着纬线在光滑的轨道上“嗖”地一声疾驰而过,稳稳撞到另一端的缓冲器上时,整个小院里先是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成功了!
沈妙青看着那台虽然简陋,却意义非凡的改良织机,脸上露出了疲惫却灿烂的笑容。
效率初步估算,至少是旧织机的三倍以上!而且对织工的要求大大降低。
接下来便是扩大试验,培训织工,同时开始小规模生产改良后的宽幅棉布。
然而,新的问题出现了。
熟练的织工多是男子,且多有家室,不易集中管理,也容易将新技术泄露出去。
沈妙青想到了一个群体——因战乱、灾荒或家变而流离失所、生活无着的女子。
她们往往更渴望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也更易于管理。
她将这个想法告诉了沈万三。
沈万三有些犹豫。
“青儿,雇佣大量女工,恐怕会惹来非议…”
“爹…”
沈妙青目光坚定。
“女子为何不能靠自己的双手吃饭?
我们提供工钱,管吃管住,教她们技艺,是给她们一条活路。
至于非议,等我们织出的布匹质优价廉,横扫市场时,看谁还敢非议?”
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深意。
“况且,女儿此番遭遇,更知女子生存之艰。
若能助一些可怜女子自立,也是积德行善。
将来,她们也会成为我沈家最忠诚的工人。”
沈万三被女儿说动,最终点头同意。
于是,沈家悄然在织坊附近购置了一片院落,修缮整理,开始招募符合条件的女工。
条件颇为优厚。
包食宿,基础工钱加计件奖励,且承诺工作环境安全。
消息传出,起初应者寥寥,人们大多持观望怀疑态度。
但在沈妙青的坚持下,最终还是招募到了第一批约三十名年纪不等、出身各异的女子。
她们中有寡妇,有被休弃的妇人,有家道中落的绣娘,也有单纯的贫苦女子。
沈妙青亲自为她们安排了住宿。
制定了简单的规章,并挑选了几名心灵手巧的进行首批培训。
这些女子起初胆怯、不安,但在感受到沈家的诚意和看到那神奇的新织机后,渐渐安定下来,开始努力学艺。
她们比男子更细心,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上手极快。
当第一批由改良织机织出的、幅宽远超寻常、质地均匀紧密的棉布下线时,沈万三和织坊的老师傅都震惊了。
这品质,这效率,足以颠覆整个行业!
沈妙青抚摸着那光滑的布面,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这不仅仅是商业上的成功,更是一种力量的萌芽。
她看着那些因为有了工作和收入而眼中重新焕发出光彩的女工们,心中暗暗发誓。
这不仅仅是一个工坊,将来,或许可以成为一个起点,一个能让更多女子有机会依靠自己、改变命运的起点。
夜色下,改良织坊的灯火与隔壁香皂工坊的灯火交相辉映。
沈妙青知道,她的商业帝国,已经迈出了最坚实的第二步。
而属于她的力量,正在这织机的咔嗒声中,悄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