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箱里早已堆得满满当当:一捆捆带着泥土的小葱、菠菜,半袋刚剥好的花生米,一小筐裹着草屑的土鸡蛋,还有奶奶凌晨起来烙的杂粮煎饼,用粗布包得严严实实,透着股麦香。赵文浩看着实在塞不下了,连忙按住还想往里塞东西的赵振兴:“小叔,真别拿了,再塞车门都关不上了。”
奶奶手里还拎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自家树上结的核桃,原本想给孙子带上,见后备箱确实满了,便转身递给赵振兴,眼里带着点促狭的笑意:“那这个你收着吧,回头给魏家姑娘送去。人家姑娘高兴了,说不定你的心上人就离得更近一步了。”
“娘……”赵振兴脸更红了,接过核桃,却也没推辞,偷偷往布袋子里瞅了一眼,核桃个个饱满,都是奶奶挑过的。他又从墙角拎起一瓶辣椒酱,往赵母手里塞:“嫂子,这个你带着,是咱妈用自家辣椒腌的,城里买不着这味儿。”
赵母笑着接过来,拧开盖子闻了闻,辣香扑鼻:“好,回去拌面条肯定香。那我们走了,家里的事就拜托你多上心了。”
“放心吧,嫂子。”赵振兴站在车边,看着他们一个个上车,赵母因为晕车坐在了副驾,方便车窗开透气;赵父陪着奶奶坐后排左边,爷爷坐右边,五个人正好把车子坐满,连缝隙里都透着股热热闹闹的劲儿。
引擎“嗡嗡”发动,赵文浩缓缓把车开出院子,顺着村里那条坑坑洼洼的土路往村外走。车子时不时颠簸一下,像坐在摇椅上,后排的爷爷奶奶却没觉得不适,反而都直起身子,扒着车窗往外看,眼睛里满是新奇。
赵永安看着孙子握着方向盘的手,又看了看前方自动滚动的车轮,眼睛瞪得溜圆,忍不住感叹:“瞧咱孙子多厉害!这岁数会开车!还有这铁家伙真神了,不用马拉,自己就能跑?你说现在科技进步真的快!”
赵文浩从后视镜里冲爷爷笑了笑:“爷爷,这汽车,跑起来比马快多了,等上了柏油大路,跑得更稳当。”
车子慢悠悠地穿过村子,路过村口那棵老槐树下时,几个纳凉的同村人都站起身,凑到路边好奇地张望。树底下的石碾子旁,还坐着几个老奶奶,正摇着蒲扇唠嗑。
“永安叔,这是跟振国他们去城里享福啊?”一个嗓门大的年轻汉子高声问道。
赵永安正看得新鲜,听见招呼,连忙从车窗里探出头,摆着手,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带着几分自豪:“孩子要带着去南城瞧瞧,住几天楼房!”
“哎呦,那可真好!”“永安叔好福气啊!”乡亲们纷纷笑着应和。
奶奶也跟着朝乡亲们摆手,眼角眉梢都是笑意,活了大半辈子,除了年轻时跟着老伴去镇上赶过集,从来没出过远门,这还是头一回坐这“铁家伙”出门,心里又新奇又敞亮,心里说不出的复杂。
车子驶出村口,颠簸渐渐轻了些。终于驶上了柏油大路,赵文浩轻轻踩下油门,车子速度慢慢提了起来。路两旁的白杨树往后退得越来越快,赵母在一旁给奶奶指着窗外:“娘,您看那边,那是大古县的县城边儿了,楼比咱村的高多了。”
奶奶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远处一片楼房错落有致,比村里最高的砖瓦房还高出一大截,不由得不住点头:“可不是嘛,这县城我年轻时赶集走着来过,那会儿哪有这么多新房子?现在县里是真富了。”
赵永安也望着窗外,嘴里啧啧称奇:“这路真平,比咱村的打谷场还平,怪不得车跑这么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