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修仙界的现状,高阶修士与低阶修士的数量比例堪称悬殊,呈现出一种极不均衡的图钉结构。宗派体系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为了分担官方管理海量低阶修士的巨大压力。
毕竟,仅仅依靠一个修仙管理局,其人手和精力远远不足以覆盖所有修士,更何况,并非所有拥有实力的高阶修士都愿意投身官方体制,受其规章制度的严格约束。
每一位掌握力量的修士,无论境界高低,都潜在地成为社会的一个不稳定因素。世家出身的修士相对而言较好管理,家族内部自有长辈进行管束与引导,加之他们自身也深刻明白,一个长期稳定,秩序井然的大环境,才最符合他们家族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发展。
而宗门,则可视为官方与不愿受其直接束缚的高阶修士之间达成的一种默契与妥协。
官方赋予这些高阶修士极大的自治权限,间接给予他们类似“封地”的势力范围,由他们建立起宗门,吸引散修加入,从而实现对这部分修士群体的有效引导与管理。这本质上是一种借助民间力量,分层管理的策略。
如此梳理下来,东联邦的修士力量大致可划分为四个主要派系:代表官方意志的力量、盘踞地方的世家大族、拥有自治权的宗门以及无依无靠的散修群体。
其中,数量庞大的散修主要直接由官方机构进行管辖,而宗门则协助承担了一小部分的管理压力,缓解了官方的部分负担。
林玄冷静地剖析着东联邦当下的社会形态,但抽丝剥茧后,他发现所有行为逻辑背后都绕不开一个共同的基点——利益。
官方的立场自然最为清晰,经营好这片广袤土地,维持其繁荣与稳定,本身就能为统治阶层带来源源不断的利益与稳固的权势。
其次是世家门阀,他们大多在东联邦境内经营多年,拥有稳固的产业,固定的资源产出点以及错综复杂的人脉关系网。社会的平稳直接关系到他们现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至于数量最为庞大的散修群体……对于官方而言,他们更像是一种战略储备性质的军备力量。用一句俗语来形容,便是“吃饭的时候嫌人多,干活的时候嫌人少”。在和平时期,维持这支庞大队伍需要消耗海量资源,难免觉得是负担;可一旦面临危机或需要执行危险任务时,又真切地需要他们贡献力量。
这着实是个两难的选择:若不供养,等于将这股力量拱手让给潜在对手,无异于自断臂膀;可若认真供养起来,每年投入的资源堪称天文数字。
最关键的是,炼气期的散修基本等同于纯投入,难有显着回报;直到筑基期,或许才能开始通过执行任务等方式略微收回一些成本;达到金丹期,其产出与投入大抵能持平;唯有到了元婴期及以上,对官方而言才算得上是正收益,开始真正回本甚至创造价值。
唉,想到这里,林玄也感到有些头疼。宗门招收弟子并非可以随心所欲,其范围和方式都受到明确规定的限制。否则,若放任所有宗门为了争夺天才苗子而满世界无所不用其极地抢夺,整个修真界的秩序岂不是要乱套?
而反观自身,霄峰派目前所处的位置,恰恰是在一所修士大学之内,甚至连宗门现有的这块地盘,都是从大学的地界上划分出来的。
更要面对的现实是,无论是师资力量,教学体系还是所能提供的修炼资源,自己这个初创的宗门,似乎……暂时还未必比得过这所底蕴深厚的修士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