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 第163章 海上砺剑,铸就铁军

第163章 海上砺剑,铸就铁军(1 / 2)

第163章:海上砺剑,铸就铁军

回到福宁的第三天,当初见与重逢的喧嚣渐渐沉淀,赵高翔便展现出了他作为统帅雷厉风行的一面。

天色未明,福宁水寨已是灯火通明,战鼓低沉而富有节奏地擂响,打破了黎明的寂静。今天,是靖朔侯赵高翔检阅福宁水陆官兵的日子。

港口外的海面上,大小战船百余艘,已然列成严整的阵型。

高大的福船如同移动的城堡,居中策应;灵活的艨艟、哨船如众星拱月,游弋两翼;新造的沙船船首包铁,船角在晨曦中闪烁着寒光。

桅杆如林,旌旗猎猎,每一面“赵”字帅旗和“靖朔侯”号旗都在海风中绷得笔直。岸上,水师陆战营及福宁守备步兵亦列成数个方阵,枪戟如林,甲胄鲜明,肃杀之气弥漫在海天之间。

赵高翔在黄蜚、吴志葵、王柱、夏完淳、张鼐等一众文武的簇拥下,登上了临时搭建的木质检阅台。他今日未着华丽的官袍,而是换上了一身与普通高级将领无异的玄色甲胄,外罩猩红披风,目光如炬,扫视着眼前这支他寄予厚望的力量。

黄蜚立于赵高翔身侧略后半步的位置,老将军今日也披挂了许久未穿的全副甲胄,花白的须发在海风中飞扬,红润的面庞上带着自豪与凝重。他微微侧身,向赵高翔低声介绍着各支舰队的指挥官和主要舰船的性能,声音沉稳,如数家珍。吴志葵则负责协调岸上步卒的阵列,神色严肃,确保每一个细节都无可挑剔。

王柱站在赵高翔另一侧,年轻的脸上已褪去了昨日的激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他目光锐利地扫过水寨的每一个角落,检查着战船的维护状态和士兵的精神面貌,偶尔与身旁的张鼐交换一个眼神。张鼐依旧是那副沉默如山的样子,铁塔般的身躯挺立,双手抱臂,冷峻的目光如同实质,扫过岸上步兵方阵时,带着一种审视同类的苛刻与认可。

“开始吧。”赵高翔淡淡开口。

随着令旗挥舞,检阅正式开始。

战船编队根据号令,在海面上演示了多种阵型变换,时而如雁阵展开,远程弓弩齐射(演习用无头箭);时而如群狼突进,模拟接舷跳帮;时而分散迂回,时而聚拢防御。操船水手号子响亮,动作整齐划一;炮手操作迅捷,虽未实弹,但装填、瞄准、击发的流程一丝不苟。岸上的步兵方阵则演示了冲锋、防御、变阵等科目,步伐铿锵,杀声震天,尤其是配备了复合弓的部队进行齐射演示时,那破空的尖啸声令人心悸。

赵高翔默默地看着,脸上看不出喜怒,但微微颔首的动作,让身旁的黄蜚和王柱心中稍定。

演练完毕,各船归位,各方阵重新肃立。偌大的水寨内外,除了海浪声和旗帜翻卷声,竟再无一丝杂音,数万将士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检阅台上那道猩红的身影上。

赵高翔向前迈出几步,走到台前边缘,海风将他背后的披风高高扬起。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用他那深邃而锐利的目光,缓缓扫过台下每一张或年轻、或沧桑、却都写满坚毅与期待的脸庞。

“弟兄们!”他的声音并不刻意高昂,却如同沉雷,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和感染力。简易的扩音喇叭确实不够好用,但是已经是效果非常好了。

高台上还有拿着简易大喇叭专门大声传话的士兵,周猛亲自带队,确保

“抬起头!看看你们身边的人,看看你们手中的刀枪,看看你们身后的战船!”他手臂一挥,指向浩瀚的大海和无垠的天空,“我们脚下,是汉家故土!我们头顶,是华夏青天!可如今,这片土地上,铁蹄纵横,腥膻遍地!我们的父母姐妹,或死于屠刀,或沦为奴隶!我们的祖坟宗祠,或被践踏,或被焚毁!这血海深仇,你们忘了吗?!”

“没忘!!”数万人齐声怒吼,声浪如同海啸,冲击着每个人的心灵,许多士兵的眼眶瞬间红了,攥紧了手中的兵器。

“好!没忘就好!”赵高翔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金石之音,“为何而战?为的就是将这鞑虏逐出中原!为的就是光复我汉家河山!为的就是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堂堂正正地做人,不用跪着求生!这是民族大义,是我等军人不容推卸的职责!”

他顿了顿,语气从激昂转为一种更具渗透力的沉稳:“或许有人会说,大义太高太远。那我们就说说眼前!”他的目光变得锐利,仿佛能看透人心,“你们之中,有多少人是被我从尸山血海里拉出来的?有多少人是家破人亡,无处可去,最终投奔于此?”

台下传来一阵压抑的唏嘘和共鸣声。

“在这里,只要肯拼命,能守规矩,就有饭吃,有衣穿,有军饷拿!表现优异者,可升任伍长、什长、把总、游击、参将、将军!将来收复失地,你们就是功臣!分田授爵,荫及子孙!我赵高翔在此立誓,绝不亏待任何一个为抗清大业流血流汗的兄弟!你们的付出,必将得到回报!这是你们个人的前程!”

从民族大义落到切身利益,台下将士们的呼吸明显粗重了许多,眼神更加炽热。

然而,赵高翔话锋再次一转,语气瞬间变得冰冷如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但是!想要这份前程,想要这份安宁,就必须守我赵高翔的规矩!一支没有纪律的军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是待宰的羔羊!”

他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斩钉截铁:“《提督府新订军令条规》,都下宣讲过了。严格执行了吗?!”

“严格执行!”各队军官齐声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