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们!随我杀进去!报仇雪恨!”早已等待在突击位置的张鼐,眼睛赤红,如同压抑了太久终于出闸的猛虎,挥舞着长刀,第一个跃出了战壕,向着那弥漫着死亡与希望的缺口狂冲而去!他身后,是无数同样憋足了劲、双眼喷火的重甲锐卒!
与此同时,赵高翔猛地抽出佩剑,指向那烟尘弥漫的缺口,声音因激动和连日来的压力而微微颤抖,却传遍了全军:“周猛!”
“末将在!”亲兵队长周猛如同铁塔般应声而出。
“带你的人,跟上张鼐!进城!杀鞑子!!”赵高翔的声音撕裂了雾气,“告诉每一个弟兄,我们等的就是今天!打破浦城,用鞑子的血,祭奠我们死难的兄弟!让这浦城,成为鞑子的葬身之地!”
“杀!!!”周猛怒吼一声,率领着最精锐的亲兵卫队,如同第二波钢铁洪流,紧跟着张鼐部,涌向那道死亡的缺口。
这一刻,不需要更多的动员。所有的士兵,都看到了主帅赵高翔这十多天来的样子——他放弃了舒适的中军大帐,与最前线的士兵一起住在潮湿的营地里,吃着同样的饭食,眼睛因为熬夜和焦虑布满了血丝。
他反复地、不厌其烦地对着各级将士讲话,讲“华夷之辨”,讲“亡国之痛”,讲“汉家儿郎的脊梁”,讲那些在清军铁蹄下呻吟的同胞,讲我们早晚能进入则会浦城。他将每一次失利的原因归于自己,将所有的功劳归于将士。
他让每一个人都清楚地知道,他们不是在为某一个人打仗,而是在为脚下的土地,为身后的祖宗,为千千万万个汉家百姓而战!
这种同甘共苦和清晰的道义感,早已将全军上下的怒火和斗志锤炼到了极致。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一股想要撕碎敌人、洗刷前耻、证明自己的劲!
此刻,城墙崩塌,机会来临!这股被压抑已久的力量,如同火山般轰然爆发!
张鼐第一个冲上坍塌形成的瓦砾堆,脚下是松动的砖石,前方是烟尘中隐约可见、惊慌失措涌来的清兵守军。他毫不畏惧,长刀划过一道凄冷的弧光,直接将一名试图阻拦的清军小旗连人带刀劈成两半!温热的鲜血溅了他一脸,他却恍若未觉,如同疯虎般继续向前冲杀。
“杀鞑子!为死去的兄弟报仇!”
“大明万胜!”
怒吼声、兵刃碰撞声、垂死哀嚎声瞬间在缺口处响成一片。明军士兵如同潮水般从缺口涌入,他们穿着沉重的铠甲,行动却异常迅猛,三人一组,五人一队,相互掩护,悍不畏死地向着城内清军纵深冲杀。刀光闪烁,长枪突刺,每一次挥砍都带着积郁已久的愤懑与力量。
清军显然被这来自地底的打击和随之而来的凶猛攻势打懵了。他们试图组织起防线,堵住缺口,但在明军一往无前的气势面前,临时组成的阵线如同阳光下的冰雪,迅速消融。张鼐和周猛两员猛将,如同两把尖刀,深深地楔入了清军的防御核心,所过之处,人仰马翻,血流成河。
赵高翔站在后方高地上,透过逐渐淡去的雾气,看着自己的将士如同决堤洪水般涌入浦城,看着那象征着胜利的“赵”字旗和“明”字旗在缺口处飘扬,他紧握剑柄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发白,布满血丝的眼睛里,终于闪过一丝如释重负的厉芒。
浦城的城墙,终于被撕开了!接下来的,将是更加残酷、更加血腥的巷战。但至少,这最艰难的第一步,已经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