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赵高翔!他难掩兴奋之情,在闽北独抗博洛主力,竟还有余力谋划如此攻势!黄蜚老将军的水师若能南下,与我合击福州,何愁福州不破!
他转向郑鸿逵与郑彩:叔父,彩兄,此乃天赐良机!若能拿下福州,我等便有了陆上根本,不再是漂泊海上的孤军!既可报国恨家仇,亦可告慰隆武陛下在天之灵!
郑鸿逵持重地捋着胡须,沉吟道:大木,赵高翔其人心志不小。他牵制博洛是真,但邀我共击福州,恐怕也有借我之力缓解其自身压力的考量。况且我军新整,贸然攻取重镇,风险不小啊。
郑彩也附和道:鸿逵叔所言有理。赵高翔现在被博洛主力围困在闽北,此时邀我们共击福州,分明是要我们替他分担压力。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然而,郑成功的热血已被点燃。他斩钉截铁地说:岂能事事权衡,畏首畏尾!赵高翔敢在陆上硬撼博洛,我郑成功岂能龟缩海岛!他既有诚意联合,我辈正当奋勇争先!
他当即下令:传令下去,集结舟师,整备军械。叔父,既然不愿意,我这便亲率亲卫前往。我们先攻泉州周边卫所,扫清障碍,以待黄蜚将军消息,届时兵发福州!
郑彩、郑鸿逵拦都拦不住。
郑成功的回信很快便送到了政和。信中言辞慷慨,充满锐气,不仅同意联合行动,更主动提出先攻泉州周边,以示决心和实力。
赵高翔读着回信,嘴角泛起一丝笑意。他知道,这把海上的,已经被成功地引导向了清军的软肋。
舟山迷雾,婉拒之辞
几乎与此同时,鲁监国政权的回信也送到了赵高翔手中。这封信的语气极其客气,充满了对赵高翔的褒奖,对其牵制虏酋的功绩表示。
然而,一到实质性的出兵问题,信中的语气就变得含糊其辞。信中大谈浙东局势之复杂,清军压力之巨大,舟山兵粮之筹措艰难,以及亟待整合内部,稳固根本的苦衷。
最后,信中委婉地表示爱莫能助心与靖朔侯同,祝愿赵高翔早奏凯歌,并希望日后时机成熟,再图并力北伐。
赵高翔放下信笺,对帐内众人道:鲁监国那边,果然如此。其势已衰,能守住舟山一隅已属不易。也罢,只要他们不来添乱,便是好事。
王秀楚叹道:监国麾下非无良将,然内部掣肘,难以形成合力。可惜了张名振等一批忠贞之士。
时也,势也。赵高翔淡淡道,求人不如求己。郑成功那边既然响应,我们的计划便成功了一半。
他立即下达命令:通知黄老将军,水师做好准备,一旦郑成功在泉州方向动手,便依计南下,兵逼福州!同时传令各军,加强戒备,我们要在海上行动开始的同时,给杜尔德施加更大压力。
随着两封回信的尘埃落定,东南沿海的抗清局势变得更加清晰。一条无形的战线,从赵高翔固守的闽北,延伸到郑成功活跃的闽南海域。虽然鲁监国选择了置身事外,但海陆联合、共击博洛的战略雏形,已初步显现。
赵高翔站在地图前,目光在福州、泉州、仙霞关之间流转。他知道,下一阶段的腥风血雨,将不仅仅局限于武夷山麓,更将席卷这片广阔的蔚蓝。而这一切,都只是他更大棋局中的一步。
传令下去,他最后说道,让各营加强训练,特别是山地作战的训练。仙霞关,我们必须拿下!
大帐外,寒风依旧,但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