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子时刚过,富屯溪上再次出现了影影绰绰的“鬼火”。城头守军打着哈欠,懒洋洋地看着,甚至有人嘲笑:“看,明军的‘香火船’又来给咱们照亮了!”
然而,这一次,隐藏在黑暗中的,是真正的杀机!
就在大部分守军注意力被溪面“香火船”吸引,精神最为松懈的时刻,孙兆奎亲率李猛、张明远部精锐,人衔枚,马裹蹄,借着夜色和溪流声的掩护,悄然运动到邵武防御相对薄弱的北门和东门外!
与此同时,水师将领张应祥率领数十艘真正的战船,满载着悍勇的士卒,如同离弦之箭,突然从下游疾驰而出,直扑邵武临水的南门!船头破开水浪,发出哗哗的声响,这才惊动了城头昏昏欲睡的哨兵。
“敌……敌袭!真正的敌袭!”哨兵凄厉的呼喊划破夜空,但为时已晚!
“轰隆!”一声巨响,张应祥座舰的火炮率先开火,炮弹狠狠砸在南门城楼上!与此同时,潜伏在陆上的明军也发起了猛攻,云梯飞快架起,悍卒们如同猿猴般向上攀爬!
“杀啊!”震天的喊杀声从水陆两个方向同时爆发!城头守军瞬间陷入混乱,许多刚从睡梦中被惊醒的士兵衣甲不整,仓促应战。
鲁云龙负责防守南门,被这突如其来的水陆夹击打得晕头转向,他试图组织反击,却被张应祥指挥水军以密集的箭矢和火铳压制。 陈彪守东门,面对李猛部凶猛的攻势,防线很快被突破。
池凤鸣闻讯赶到北门,此处由张明远主攻,战斗尤为激烈。张明远身先士卒,已然登城,正与守军血战。池凤鸣拔出战刀,亲自上前抵挡,口中大喝:“顶住!都给老子顶住!”
然而,军心已乱,大势已去。明军如同潮水般从多个方向涌上城头,守军节节败退。
孙兆奎用兵,深得“围师必阙”之精髓。他并未完全合围邵武,而是故意留出了西门这个看似唯一的生路。
眼见城破在即,部分守军,尤其是鲁云龙及其亲信,早已丧失斗志,发一声喊,便朝着无人阻拦的西门溃逃而去。池凤鸣虽竭力弹压,却无法阻止溃逃的洪流。
“追!”孙兆奎令旗一指。
张明远在城头死死缠住池凤鸣及其核心部属,
李猛则率领亲兵,猛攻陈彪,陈彪不敌被李猛斩杀。
溃逃的清军如同丧家之犬,涌出西门,沿着山路没命狂奔,以为逃出生天。然而,就在他们跑到一处名为“落枝坡”的险要地段时,两侧山林中火把齐明,杀声震天!
孙兆奎部下郭六斤率领的伏兵如同神兵天降,将这支溃逃之军截为数段!
“中计了!”鲁云龙魂飞魄散,还想抵抗,先是箭矢射倒身边不少亲卫,鲁云龙仓惶不知所措。被郭六斤迎面一刀,劈于马下,其部众或死或降。
与此同时,邵武城内的战斗也接近尾声。池凤鸣困兽犹斗,与张明远在城楼附近展开殊死搏杀。池凤鸣武艺不俗,但张明远更是勇猛绝伦,刀法狠辣。
越来越多的明军汇集于此。张明远越战越勇。池凤鸣越来越怕。
激战数十回合后,张明远卖个破绽,诱池凤鸣全力一刀劈空,随即反手一刀,快如闪电,正中池凤鸣脖颈!
“呃……”池凤鸣手中战刀坠地,双手捂住喷血的脖子,眼中带着不甘与难以置信,缓缓倒下。这位毛文龙的旧部,最终殒命于这闽北的铁城之中。
主将阵亡,残存的守军彻底失去了抵抗意志,纷纷弃械投降。
天色微明,邵武城头,“靖朔侯赵”的大旗缓缓升起,迎风招展。这座被誉为“铁城”的闽北雄关,在孙兆奎一环扣一环的智谋与明军将士的英勇奋战下,终告易主。
孙兆奎、李猛、张明远、张应祥四位将军在弥漫着硝烟与血腥气的城头汇合,虽然疲惫,却难掩兴奋。此战,不仅攻克了战略要地邵武,更几乎全歼了守军与援军,极大地提振了士气,也使得赵高翔的武夷山根据地东西两线彻底连成一片,根基愈发稳固。消息传开,必将再次震动整个福建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