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 第82章 海上悲歌孤臣泪 福宁闻讯急点兵

第82章 海上悲歌孤臣泪 福宁闻讯急点兵(2 / 2)

“高翔那边,情势竟已危急至此!”黄蜚放下信纸,长叹一声,布满皱纹的脸上满是忧色,“博洛主力非同小可,勒克德浑亦是沙场老将,金华孤城,能守多久?”

王柱目光锐利,沉吟片刻,指着地图上浙南的位置,决然道:“蜚帅,侯爷信中谋划甚是周详!浙东虽失,然浙南空虚,正是我用武之地!若按侯爷之计,我军从福宁出发,控制温州,再向北经青田、丽水推进,便可与侯爷金华主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不仅能解金华之围,更能将战火引向虏酋侧后,一举扭转浙中颓势!”

黄蜚闻言,微微颔首,他深知赵高翔此策是打破僵局的妙手,也是险招。“只是……福宁乃我等根基,兵力抽调过多,恐生变故。郑芝龙那边,态度暧昧,不可不防。”

“蜚帅所虑极是。”王柱道,“然侯爷安危与浙中大局更为紧要!柱愿亲率一军前往!福宁有蜚帅坐镇,稳如泰山。柱建议,可抽调水陆精锐八千,由我与沈自駉将军统领,即刻准备,兵发温州!”

“八千……也罢!”黄蜚权衡利弊,终下决心,“就依你之见!王柱,你为主将,沈自駉为副,点齐八千兵马,携带充足粮草军械,三日内务必出发!记住,稳扎稳打,控制温州后,依侯爷指令,向北缓进,与金华主力遥相呼应!”

“末将领命!”王柱肃然抱拳。

匠作革新 利器初成

军议既定,王柱立刻前往嵛山岛秘密基地与军械库,调拨此次出征所需装备。令他惊喜的是,在张铁头的主持下,基地的复合弓产量有了显着提升。

原来,赵高翔早前便根据一些超越时代的模糊记忆,向张铁头提出了“分工协作、流水作业”的构想。张铁头与工匠们经过反复摸索,将复合弓的制作分解为选材、刨削、层压、上弦、校准等多个独立工序,每位工匠只专注于其中一两个环节。此法虽初时有些混乱,但熟练之后,效率大增,工匠们也因专精一艺而更加熟练,次品率降低。

“王将军!”张铁头指着库房里堆放整齐的一批新弓,难掩兴奋,“按照侯爷的法子,这月余下来,咱们又赶制出了五百三十把复合弓!弓力、射程都与前批无异,稳定性似乎还更好了些!”

王柱抚摸着光滑的弓身和坚韧的弓弦,心中大喜:“好!张师傅和诸位工匠辛苦了!此乃雪中送炭!这五百多把新弓,我全部带走,正好装备前锋锐卒与精锐斥候!”

他随即又关切地问道:“张师傅,那新式火铳与轻型火炮,进展如何?”

张铁头脸上兴奋稍敛,露出一丝无奈:“回将军,自生火铳的转轮打火机构甚是精巧,我等还在反复试验,哑火率仍高。至于轻型野战炮,炮管镗削要求极高,侯爷提及的‘标准化炮弹’与‘颗粒化火药’,我等已有些头绪,但欲达到侯爷要求的射程、精度与射速,尚需时日。”

王柱点头,对此并不意外。他知道这些新式武器非一日之功,鼓励道:“无妨,循序渐进便是。侯爷也曾指示,若遇技术难关,可尝试与泊于厦门、广州等地的荷兰、葡萄牙等西夷商人接触,彼等或有奇技淫巧可资借鉴。此事我已留意,正设法寻可靠之人与之联络。”

张铁头眼睛一亮:“若能得西夷匠人指点或购得其器械参详,必能事半功倍!”

王柱将五百多把新造复合弓以及大量箭矢,连同其他军械一同装船。与此同时,八千精锐也在沈自駉的调度下迅速集结。福宁港内,舟船云集,旌旗招展,一派紧张而有序的出征景象。

黄蜚亲自为王柱、沈自駉等人饯行,反复叮嘱:“此行关系重大,务必谨慎!一切以接应侯爷、打开局面为重!”

“蜚帅放心!柱必不辱命!”王柱与沈自駉慨然应诺,登上海船。

随着号角长鸣,载着八千生力军和一批犀利新式装备的船队,扬帆起航,乘着东南风,向着北面的温州方向破浪而去。福宁的援军,如同一条隐入水下的蛟龙,正悄然游向浙南战局的关键节点,他们的到来,或将极大地改变金华城下僵持的态势,为赵高翔苦苦支撑的抗清事业,注入一股强大的新生力量。而嵛山岛上不熄的炉火与工匠们的探索,也正在为未来的战场,默默锻造着更为致命的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