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声东击西定抚州 鹰潭帷幄固金汤
鹰潭大营,旌旗招展,刀枪映日。赵高翔亲率孙兆奎、张应祥等部万余精锐抵达,与早已在此驻防的吴之蕃会合,一时间军营规模浩大,士气高昂。
中军大帐内,气氛却凝重如铁。巨大的江西舆图铺在中央,清晰地标示出敌我态势。
“侯爷,”吴之蕃指着抚州方向,面色沉毅,“王得仁那厮近日愈发猖狂,其前锋游骑已数次逼近我鹰潭外围防线,虽未大举进攻,但试探之意明显,似在窥探我军虚实。”
赵高翔微微颔首,目光锐利如鹰,扫过帐中诸将——沉稳的孙兆奎、勇悍的张应祥、老练的吴之蕃,以及水师统领翁之琪。
“王得仁在试探,清虏主力博洛正在浙东磨刀霍霍。我等不能坐以待毙,更不能被东西两线牵着鼻子走。”赵高翔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本督决意,主动出击,先拔掉抚州这颗钉子!”
此言一出,帐内诸将精神一振,但也不无担忧。孙兆奎沉吟道:“侯爷,抚州城坚,王得仁兵力不下万人,若强攻,恐损失不小。且我军若主力尽出,鹰潭空虚,西线金声桓若来攻,如之奈何?”
“问得好!”赵高翔赞许地看了孙兆奎一眼,随即走到地图前,“所以,此战关键,在于‘惑敌’与‘速决’!”
他手指点向鹰潭附近的水道:“之琪!”
“末将在!”翁之琪踏前一步。
“你率水师主力,大张旗鼓,沿信江向上游移动,做出增援鹰潭,稳固防线之姿态。多立营寨,广布旌旗,夜间多点火把,务必让对岸的王得仁探子以为,我大军主力皆囤于鹰潭,意在固守!”
“末将明白!定叫那王得仁以为我水陆大军皆严阵以待,不敢轻举妄动!”翁之琪领命,眼中闪过精光,他已明白此乃疑兵之计。
赵高翔目光转向孙兆奎、张应祥:“兆奎、应祥!你二人随我,即刻点齐一万两千步骑精锐,偃旗息鼓,马摘铃,人衔枚,今夜子时便出发,绕道南下,直扑抚州!我要打王得仁一个措手不及!”
“末将得令!”孙兆奎、张应祥轰然应诺,战意昂扬。
“之蕃!”赵高翔最后看向吴之蕃,“鹰潭重任,便交予你了!你部兵马,配合翁将军水师,虚张声势,牢牢钉在此地!不仅要让王得仁以为我主力在此,还要防备西面金声桓可能的异动。此乃我军根本,不容有失!”
吴之蕃感受到肩上重担,也感受到赵高翔毫无保留的信任,重重抱拳:“侯爷放心!只要吴某还有一口气在,鹰潭必固若金汤!人在城在!”
赵高翔走上前,拍了拍吴之蕃的肩膀,又环视众将:“诸位,南线之敌,看似势大,实则各怀鬼胎。王得仁新附不久,急于立功,其部降卒心未归附。金声桓老奸巨猾,保存实力,未必会真心救援。我等以迅雷之势猛攻抚州,正是攻其不备,打其七寸!此战若胜,南线威胁可暂解,我等方能腾出手来,应对浙东巨变!”
他这番分析,高屋建瓴,将敌我心态、局势利弊剖析得清清楚楚。孙兆奎等人闻言,心中仅存的疑虑尽去,对赵高翔的洞察力与决断力更是佩服不已。这位年轻的侯爷,不仅敢打敢拼,更深谙兵法虚实之道,对人心、局势的把握,已远超寻常将领。
军议之后,赵高翔并未留在舒适的中军大帐,而是带着亲卫,再次深入到各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