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 第59章 捷报传闽侯爵显 道周北伐孤忠行

第59章 捷报传闽侯爵显 道周北伐孤忠行(2 / 2)

---

就在赵高翔于广信稳扎稳打,消化胜利果实之际,在福建,另一支队伍正怀着同样的赤胆忠心,却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隆武元年(1645年)九月,年过六旬的武英殿大学士黄道周,见国事日非,郑芝龙拥兵自重,无意北伐,悲愤之下,散尽家财,自筹军费,率领一众门生故吏、乡勇义士,约千人,毅然从福州誓师北上。

他们没有精良的铠甲,没有锋利的兵器,许多人手中拿着的甚至是锄头、扁担,故被称为“扁担军”。黄道周凭借其崇高的声望,沿途招募,队伍一度膨胀至万余人,声势浩大。他与弟子赖继谨、蔡春溶等人,计划出仙霞关,进入江西,意图收复徽州、婺源,联络各地义师,在北线打开局面。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残酷。这支以文人乡勇为主的队伍,缺乏实战经验,装备极其低劣,更致命的是,粮饷后勤几乎断绝。郑芝龙冷眼旁观,隆武帝虽心焦却无力支援。

队伍艰难地进入江西境内。时值隆冬,天寒地冻,士卒饥疲。在婺源附近,这支疲惫之师遭遇了清军主力张天禄部的伏击。

战场上,是一幅悲壮而绝望的画面。手持扁担、农具的义军,面对的是武装到牙齿、久经战阵的清军铁骑。呐喊声、厮杀声、惨叫声响彻山谷。黄道周身着儒服,手持宝剑,立于阵前,须发皆张,激励将士,然大势已去。

鲜血染红了婺源的土地,无数忠魂埋骨他乡。黄道周力战不支,与弟子、家仆数十人一同被俘。

消息传出,天下震动。这与赵高翔在广信的大捷,形成了鲜明而残酷的对比。一边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凭借严明军纪、灵活战术和有效整合资源取得的辉煌胜利;另一边则是空怀忠义,满腔热血,却因准备不足、孤立无援而导致的悲壮覆没。

黄道周的被俘,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许多对北伐抱有天真幻想的人头上,也让赵高翔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抗清大业,仅凭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他站在广信城头,望向北方,心中对未来的道路,有了更深刻、也更沉重的思量。

就在黄道周的“扁担军”在婺源山区陷入绝境的同时,与他不欢而散的施琅,正率领着自己那支规模不大但格外精悍的水营,泊于闽浙交界的一处隐蔽海湾内。

船舱内,油灯摇曳。施琅(字尊侯,号琢公) 面色阴沉地看着刚刚收到的几份探报。一份详细描述了黄道周兵败被俘的噩耗,另一份,则是赵高翔在广信野狼坳大捷,阵斩满洲章京博尔晋,晋封靖朔侯的惊人消息。

“唉,黄阁老……忠则忠矣,然不知兵啊。” 施琅放下探报,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月前与黄道周的分歧:他主张依托闽浙交界山区,稳扎稳打,联络义旅,如同钉子般牵制清军,而非贸然深入江西。但黄道周救国心切,秉持着文人的浩然之气,认定唯有堂堂正正之师,直捣虏穴,方能彰显大明正朔,对他的“畏缩”建议嗤之以鼻。道不同,不相为谋,施琅不愿麾下儿郎白白送死,只得悻悻而返。

此刻,黄道周的悲壮结局,似乎印证了他当日的判断。 但这份“正确”并未带来丝毫喜悦,反而让他感到一种深切的无力与迷茫。郑芝龙专权自保,难成大事;隆武朝廷内斗不休;黄道周这样的忠臣又……如今,自己该何去何从?难道真要带着弟兄们回福建,继续在郑氏的阴影下仰人鼻息,甚至……步了父辈的后尘,走上那条万不得已的路?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目光再次落在写有“赵高翔”三字的探报上。这个名字,近半年来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从扬州突围,到驰骋太湖,再到连克江西数城,如今竟能阵斩满洲大将,获封侯爵!其用兵之诡谲,势头之迅猛,与以往他所知的任何明军将领都截然不同。

“或许……此人有所不同?”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施琅心中萌生。他深知自己在郑氏集团中虽得任用,但终究是外人,难以尽展所长。而赵高翔新晋崛起,正值用人之际,尤其是……水师。他听说过翁之琪,但那毕竟是长江水师出身,于这闽浙海疆,他施琅自信无人能出其右。

风险固然有,但机遇或许更大。与其在福建蹉跎,不如放手一搏!

“来人!”施琅下定决心,沉声唤来亲信,“备一小舟,选几个得力可靠的弟兄,随我北上广信。”

“将军,这是要去……”

“去会一会那位靖朔侯。”施琅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看看他,是否真如传闻中那般,是我大明的……希望所在。”

数日后,风尘仆仆的施琅一行,出现在了广信城外明军大营。他没有大张旗鼓,只递上了名帖。

当“原郑氏部将、水师游击施琅求见”的消息传到赵高翔耳中时,他正在与陈子龙商议政务,闻言不禁一怔。

“施琅?”赵高翔立刻想起了历史上这位鼎鼎大名的“海霹雳”,未来的水师名将,更是……平台的关键人物。

他心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他不是和黄道周分开已经回福建了吗?怎么突然来此?是郑芝龙的试探?还是……另有所图?

“子龙先生,你如何看?”赵高翔不动声色地问陈子龙。

陈子龙沉吟道:“施琅此人,勇猛善战,尤精水师,然其心难测。此前随黄道周北伐,中途而返,今又突然来投,不可不防。然,若其真心来投,于我水师实力,将是极大助益。”

赵高翔点头,或许是前面见面打过招呼的原因,没想到这位海霹雳还真来找自己了

..........

历史上施琅先是抗清,后降清,再为清廷平台,其人生轨迹复杂,但能力毋庸置疑。眼下,他急需扩大水师力量,不仅为了控扼长江,更为了将来可能面对的……海上威胁,乃至更远大的图谋。施琅的出现,无疑是一个极具诱惑力,却也充满风险的机遇。

“请他进来。”赵高翔整理了一下衣冠,决定亲自会会这位“海霹雳”。他要亲眼看看,这位历史上的名将,究竟是何等人物,又为何在此时,选择了自己。

中军大帐内,灯火通明。当施琅迈步走入,看到端坐主位、年轻得有些过分的赵高翔时,心中也是微微一惊。但他很快收敛心神,不卑不亢地抱拳行礼:

“败军之将施琅,参见靖朔侯!”

一场将可能影响未来海权格局的会面,就此展开。帐外,寒风吹拂,而帐内,两颗各自怀揣着雄心与算计的心,开始了第一次的碰撞。赵高翔知道,若能真正收服这头“海霹雳”,他的力量,将不再仅仅局限于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