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 第40章 将军问计图发展 群英献策点迷津(上)

第40章 将军问计图发展 群英献策点迷津(上)(2 / 2)

王柱则从后勤角度提出:“将军,无论向何处用兵,粮饷乃是命脉。如今人口倍增,日常消耗巨大。虽目前库……存尚可支撑,然非长久之计。须尽快在控制区内劝课农桑,恢复生产,同时也可组织船队,与沿海商贩甚至……甚至远一些的私港进行贸易,换取粮米、铁料、硫磺等必需之物。”他的考虑非常实际,点出了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

刘叔、王秀楚也从民政、舆论宣传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赵高翔静静地听着每一位的发言,心中不断权衡评估。他将众人的建议在心中快速归纳:黄蜚、吴志葵倾向于稳妥;陈子龙主张积极介入浙东,兼具战略眼光和政治思维;吴易主张联合抗清,态度积极;孙兆奎强调水师建设和稳步扩张;翁之琪等将领关注军队本身战斗力;

王柱则着眼于后勤根本。

赵高翔腹诽:这小子,年纪轻轻就老想着后勤,要不就是干大事的人,要不就是废物。可能是要对方保管财物,保管的多了,心里老想着钱财。点赞!

这俨然是一场明末版的“战略研讨会”,虽然众人立场角度不同,但目标一致,且大多言之有物。

待众人发言稍歇,赵高翔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全场,做出了总结与决断:

“诸位所言,皆有理有据,高翔受益良多。”他先肯定了众人的积极参与,“诚如陈先生、吴将军所言,抗清须联合,不可画地为牢。鲁王处,于公于私,皆不可不闻不问。”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向浙东沿海:“然,亦如孙将军、翁将军、柱子所言,自身不强,何以助人?何以图远?故,我军现阶段之要务,首在‘固本强基’!”

他清晰地下达指令:“第一,各营兵马,即刻起进入整训期!由翁之琪将军总责,黄老将军、吴总兵(吴志葵)从旁协助,以老带新,严加操练!务必在最短时间内,使各部熟悉号令,磨合娴熟,形成战力!张应祥、李猛、吴易、孙兆奎、吴之蕃诸位将军,皆需参与其中,将各自经验融入操典!”

“第二,水师扩建与训练,为重中之重!由孙兆奎将军牵头,吴易将军、沈自炳、沈自駉二位先生协助,王柱统筹钱粮支持。整合所有船只,汰弱留强,统一调配,招募熟练水手,日夜操练水战之法!我要的是一支能出海、能作战的水师,而非运输船队!”

“第三,内政后勤,王秀楚先生、刘叔总揽,王柱协理。加快营田垦荒,安抚流民,鼓励工匠生产。同时,可派出精干小队,持我浙江提督文书,巡行附近州县乡野,以‘保境安民、筹备军需’之名,联络地方,征收粮秣,实则扩大我军影响,摸清周边虚实。”

“第四,对外联络,陈子龙先生多费心。即刻遣派可靠机敏之人,设法与浙东张名振、郑遵谦等义师取得联系,表达我欲联合抗清之意,探听浙东真实战况。

“至于直接出兵北上,”赵高翔语气一转,“暂不大规模进行。等皇帝诏书下达,看下一步命令。但水师需做好随时出动的准备,一旦浙东有变,或接到求援讯息,便能迅速反应,或牵制,或接应!”

先粗犷的安排下下一步的发展计划。每个人的暂时职务等皇帝陛下有命令以后在安排其他。

这一系列指令,既吸收了众人意见的合理之处,又明确了他本人的最终决策:以我为主,先练内功,同时积极向外拓展影响、搜集情报、预备干预。目标清晰,层次分明。

众人闻言,无论是主张激进还是倾向保守的,都觉得此策稳妥而富有进取心,纷纷起身拱手:“谨遵将军令!”

赵高翔看着堂下这群已被初步凝聚起来的英豪,心中豪气渐生。他知道,真正的征程,现在才刚刚开始。而这场问策,不仅让他明确了方向,更让他对麾下这批人才的能力与倾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为日后的人尽其才,打下了基础。

“散帐!各司其职!”赵高翔大手一挥,声音坚定有力。

我一个提督,虽然年轻点。 那也是提督,都t都得听我的!要是出问题,不用说还是td我的责任。任何时候权利和义务都是相辅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