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 第28章 得胜港畔血火劫 天兵突降挽危旌(上)

第28章 得胜港畔血火劫 天兵突降挽危旌(上)(2 / 2)

当吴志葵率领数百敢死队员,如同神兵天降般从胥门突入苏州城内时,迎接他们的,并非想象中的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也不是预想中的清军惊慌失措、四散奔逃。

街道两旁,看似平静的民居门窗紧闭,寂静得令人可怕。

“杀啊!驱逐鞑虏,光复大明!”吴志葵一马当先,挥舞着长刀,高声呐喊,试图提振士气,并唤醒城中的百姓。

然而,回应他的,不是呐喊,而是从两侧房屋、阁楼、城墙垛口后面突然射出的密集箭雨和火铳铅弹!

“砰砰砰!”“咻咻咻!”

或许是上次赵高翔轻易取得苏州给鞑子深刻的教训,这次他们相当的谨慎小心。

弩箭破空,火铳轰鸣。清军早已在此设下了埋伏!原来,吴志葵的行动虽然隐秘,但终究未能完全瞒过清军密探的耳目。或者说,清军对于任何可能的威胁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他们故意示弱,引诱吴志葵上钩。

刹那间,狭窄的街巷变成了血腥的修罗场。吴志葵的敢死队员们虽然个个奋勇,但在清军预设的伏击圈中,如同陷入了天罗地网。他们暴露在开阔的街道上,成为了清军弓箭手和火铳手的活靶子。前面的士兵倒下了,后面的士兵想要冲锋,却被同伴的尸体和密集的火力死死压制。

“中计了!快撤!快撤!”吴志葵此时才如梦初醒,心中涌起一股彻骨的寒意。他知道,自己的贸然行动不仅葬送了这数百精锐,更可能毁掉整个反攻苏州的计划!

他奋力砍翻几名冲上来的清军士兵,大吼着命令部下突围。残余的士兵们在他的带领下,结成一个小小的方阵,向着来路——胥门方向拼死冲杀。街巷之中,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明军士兵们浴血奋战,用生命为代价,杀出了一条血路。

当吴志葵带着不足百人、个个带伤的残兵,狼狈不堪地从胥门逃回船上时,长江水面上已是天色微明。这一场仓促的突击,以明军的惨败而告终。吴志葵部损失惨重,不仅折损了数百精锐,更重要的是,他的贸然行动,彻底暴露了太湖盟军的真实意图,使得整个作战计划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境地。

吴志葵在苏州城下的惨败,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原本按计划平稳运行的太湖盟军这潭湖水,激起了轩然大波。

消息很快传到了正在胥口一带隐蔽集结、等待时机的黄蜚大营。黄蜚闻知吴志葵竟然未等自己部完全就位,便擅自率小股部队登陆攻城,并且遭遇埋伏、损失惨重的消息,顿时大惊失色,手中的令旗“啪”地一声掉落在地。

“糊涂!吴志葵真是糊涂啊!”黄蜚气得浑身发抖,花白的胡须都翘了起来,“我是如何告诫他的?要待,要等!他偏偏如此鲁莽!如今不仅损兵折将,更将我军的全盘计划彻底打乱!”

愤怒之余,黄蜚更多的是焦急和担忧。吴志葵虽然兵败,但毕竟是盟军的重要力量之一。他现在败退下来,清军必然会乘胜追击。如果吴志葵部被彻底歼灭,那么仅凭自己和陈子龙联络的义军,反攻苏州的计划就将成为泡影。更重要的是,吴志葵的败兵很可能会将大批清军引入太湖水域,威胁到太湖水师的安全。

“将军,事不宜迟!吴总兵兵败,危在旦夕!我军若不出手相救,吴部恐难保全!”副将焦急地进言。

黄蜚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救,必须得救!吴志葵虽然有错,但终究是友军,是抗清的力量。唇亡齿寒的道理,他比谁都懂。

“传我将令!”黄蜚猛地拔出腰间的佩刀,指向苏州方向,“全军即刻拔营,全速前进,前往得胜港一带,接应吴总兵残部,务必将他们安全带回来!”

“得令!”

军令如山。早已整装待发的太湖水师战舰,立刻解缆起航,一艘接一艘地驶出隐蔽的港湾,沿着内河向着苏州城南的得胜港方向疾驰而去。

得胜港,位于苏州城南,濒临太湖,是一处水陆交通的要冲,也是吴志葵败兵向太湖方向逃窜的必经之地。黄蜚选择在此接应,是希望能利用水路优势,将吴志葵的残兵迅速撤回太湖,脱离清军的追击。

然而,清军的反应速度,远比黄蜚预想的要快得多。

当黄蜚率领的太湖水师主力赶到得胜港时,吴志葵的败兵也恰好退到了这里。两军汇合,本是不幸中的万幸。然而,还未等黄蜚喘口气,重新部署防御,远处的陆地和水面上,便出现了大队清军的身影。

岸上,是清军的骑兵和步兵,黑压压的一片,如同潮水般涌来,迅速占领了得胜港周边的高地和村落,切断了明军退回太湖深处的退路。水上,是清军临时征集和改装的大小船只,虽然不如明军水师的正规战舰精良,但数量众多,且船上搭载了大量的弓箭手和火铳手。

显然,清军的目标非常明确——不仅要歼灭吴志葵的残部,更要趁此机会,将黄蜚率领的这支南明在太湖流域最强大的水师力量,一网打尽!

黄蜚见此情景,心中暗叫不好。他知道,一场恶战,已在所难免。自己不仅没能救出吴志葵,反而把整个太湖水师都拖入了险境。

“结阵!迎敌!”黄蜚临危不乱,站在旗舰的指挥台上,冷静地下达着命令。

太湖水师的将士们虽然因友军的溃败而士气受到影响,但在黄蜚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指挥下,依然迅速展开了防御阵型。一艘艘高大的福船、广船、沙船相互依托,船舷上的士兵们张弓搭箭,火铳手装填弹药,严阵以待。

然而,战局的发展,却再次超出了黄蜚的掌控。

此时,正值东南风起。

清军主帅,。李成栋,显然也是一位深谙水战之道的行家。他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传令!火攻!”

随着一声令下,清军阵中突然推出了数十艘装满了干柴、油脂、硫磺等引火之物的小船——火舟!

这些火舟,船头都钉着锋利的铁角,船尾则被点燃,在强劲的东南风推动下,如同一条条火龙直插联军的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