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 第16章 剃发令下风云变 吴门七日蓄惊雷

第16章 剃发令下风云变 吴门七日蓄惊雷(2 / 2)

赵高翔明白的很:1、剃头令下达后各个地方的反抗力量一定是个高潮。

这些人杀不得,也没必要,现在的自己是不不允许呀。历史上杨文骢也是突袭占领了苏州,结果给周边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多铎自己现在惹不起。很多事情没法改变现在的自己只想要续集力量。

有个内应和杀掉以后又过来一个一样坏的,这样对比,赵高翔分得清。可恨,可杀,但是杀了又怎样呢?具体的事情具体对待吧!

那么多投降的文人。自己前期是杀不完的,也没那个本事杀掉。抓住把柄就行。

赵高翔想着刚进城的夜里召开的军事会议:又陷入了沉思。

入驻苏州府衙的当晚,烛火通明,核心人员齐聚一堂,气氛却异常凝重。城外是暗流涌动的运河和无数双观望惊恐的眼睛,城内是刚刚易主、人心惶惶的巨城。赵高翔深知,下一步走向何方,必须集思广益,也借此看看麾下这些将领的成色。

他环视众人,沉声道:“苏州城,咱们拿下了。但接下来是守是走,怎么守,怎么走,关乎几千弟兄和满城百姓的性命。都说说看,畅所欲言。”

短暂的沉默后,王秀楚率先开口,这位史可法的旧幕僚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忧惧,声音都有些发干:“将军…苏州虽好,然…然墙高池深亦需精兵良将固守。我军新立,士卒疲敝,且…且清虏势大,多铎、博洛之主力旦夕可至。扬州…扬州之鉴在前,若固守孤城,一旦被围…”他说到这里,似乎又回忆起扬州地狱般的景象,喉头滚动,说不下去了。他顿了顿,转而道:“当务之急,是否…是否应尽快寻访宗室,奉立新君?如此方能名正言顺,号令四方…”他的思路依旧带着旧式文官的烙印,想着正统和大义名分,但对具体军事行动已心生畏惧,缺乏方略。

翁之琪闻言,眉头紧锁,朗声道:“王先生所言虽是正理,但远水难救近火!寻访宗室非一日之功。末将以为,苏州城高粮足,岂能未战先怯?我等深受国恩,正当在此与鞑子见个高低!即便最后力战不支,亦可寻机突围,再转进他处。此时若弃城而走,军心民心顷刻散矣!”他是沙场老将,血性未冷,主张凭借坚城打一场,打不过再走。

张应祥立刻附和:“翁将军所言极是!鞑子也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怕他个鸟!咱们据城而守,未必没有胜算。就算要走,也得让鞑子崩掉几颗牙,知道咱不是好惹的!末将愿带前锋营守最险之处!”他同样是主战派,语气更加粗豪直接。

刘叔(刘光标) 搓着手,面露难色:“将军,老汉不懂打仗…就觉着,这么多人要吃要喝,城里虽有点粮食,也经不住坐吃山空啊…一切都听将军决断。”他负责流民后勤,本能地从生存角度考虑问题。

王柱和李狗儿对视一眼,齐声道:“赵哥(将军)!你说咋办就咋办!咱们跟你干!”他们是赵高翔的绝对心腹,唯赵高翔马首是瞻,自己并不擅长大战略谋划。

李猛嗷一嗓子就跳了起来:“这有啥好议的?干就完了!鞑子来了正好,俺正嫌杀得不够痛快!脑袋掉了碗大个疤,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守着苏州,跟他们拼了!”他的发言充满悍勇之气,但也显得有勇无谋。

林锐沉吟片刻,冷静分析道:“将军,固守待援或可一试,但绝不能坐以待毙。末将建议,应立即派出大量细作,不是探听军情,而是主动联络周边尚未沦陷或仍在抵抗的义军、乡勇,乃至溃散的明军残部。告知他们苏州在我军手中,邀其前来汇合或遥相呼应。哪怕只能引来三五百人,也能提振士气,分散清军注意力。”他的思路转向了外交和情报战,寻求外援。

韩虎紧接着道:“林把头所言极是!末将愿带人负责联络太湖、松江一带的水豪义士,他们对地理熟悉,或可成为臂助!”

听完所有人的意见,赵高翔心中已有决断。他缓缓站起身,目光如炬,扫过全场:

“诸位的意思,我都明白了。”他声音沉稳,压下了所有的嘈杂和焦虑。

“王先生忧心扬州旧事,情理之中。翁将军、高将军忠勇可嘉,李猛悍不畏死,皆是我军脊梁!林锐、韩虎之议,更是切中要害!”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无比清晰和现实:“但是,我要说几点。”

“第一,苏州,我们不能久待!”他斩钉截铁,“并非我怕死,而是现实如此。我军兵力虽号称数千,但新附者众,未经严格操练,军心未稳。野战,绝非八旗精锐之敌;守城,也绝非长久之计。一旦清军主力合围,四面楚歌,城内再有内应,后果不堪设想!”

“第二,”他看向王秀楚,“寻访宗室乃长远之计,非眼下燃眉之急。当前首要,是活下去,保住抗清的力量!”

“第三,”他肯定了翁之琪和张应祥的部分想法,“走,不是望风而逃!而是要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必须在撤走之前,找准机会,狠狠地敲打一下追来的清军,让他们不敢小觑我等,为我们转移争取时间!”

“第四,林锐、韩虎的建议至关重要!联络友军,刻不容缓!不仅要联络,还要大张旗鼓地联络,让清军知道,苏州不是孤城!”

他最后重重一拳砸在案上,做出了最终决策:“所以,我们的方略是:以苏州为饵,以战促走!”

“时间,最多只有六七天!清军探马很快就会发现苏州易主,大军转瞬即至!”

“这六七天,我们要做三件事:其一,整军备战,加固城防,做出死守姿态,吸引清军来攻!其二,派出所有能派出去的人,联络四方,虚张声势!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他目光锐利,“秘密筹备撤离事宜,工匠、粮秣、船只,必须准备妥当!”

“我们要让鞑子以为我们要死守,然后在他们撞得头破血流之时,我们再从海上、从水路,全身而退!”

如今剃发令已经到来,时不我待,自己也就6-7日的时间来操作,要是要立刻撤走。否则不堪设想。要各个投降鞑子的官员写内应文书是第一步。要是自己这伙人被别人吃掉了,也就什么都没有了。要抓紧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