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听取报告(2 / 2)

“今天的常委扩大会议,议题大家都清楚 —— 围绕黄泽天同志死亡案件的新线索,听听公安、检察两家为何反对重启调查。”

顿了顿,拿起桌上的文件晃了晃,“李大柱的书面证词、录音录像资料,昨天已经让办公室发给各位了,想必大家都看过。

在我个人看来,这份证词绝非无关紧要的‘传闻’,里面提到的‘货车故意逼车’‘坠崖后起火’等细节,

与当初‘司机操作失误’的结案结论存在根本性出入,完全够得上‘重大新线索’的标准。

可现在的问题是,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对这份线索似乎并不认可,甚至直接拒绝启动复核。

今天不绕圈子,就请两位负责人说说,拒绝的理由到底是什么。”

这话一落,所有目光都集中到了公安局长张磊和检察长王腾身上。

两人的脸色肉眼可见地沉了下去 —— 叶怀民一开场就亮明了立场,

不仅肯定了李大柱线索的价值,还暗指公检法 “置之不理”,明摆着是带着导向性来的,这让他们接下来的 “汇报” 变得格外被动。

张磊深吸一口气,率先起身,尽量让语气显得平稳:“叶书记,各位领导,我先说说公安局的看法。

黄书记的案子不是咱们县单独查办的,当初案发后,市刑侦支队第一时间介入,省厅也派了督查组下来复核,前后耗时近一个月,

现场勘查、证人走访、车辆鉴定都做了多轮,最后才定的‘意外’结论,证据链是完整的。

现在仅凭李大柱一个人的口供,就推翻省市两级的调查结果、重启案件,我认为不够严谨 —— 单一证人的证词存在主观性,

没有旁证(比如现场监控、其他目击者)佐证,达不到‘足以推翻原结论’的标准,贸然重启,不仅会浪费警力资源,还可能影响政法系统的公信力。”

检察长王腾心里更多的是犹豫 —— 既不想违背市里检察机关的意见,又不想直接跟叶怀民硬刚,

尤其是刚才叶怀民的表态,已经明显流露出对检察系统的不满。

斟酌片刻,起身说道:“叶书记,各位领导,检察这边的情况是这样:

收到李大柱的证词后,我第一时间向市检察院做了汇报,也提交了相关材料。

市院研究后给出的意见是,原案认定程序合法、证据充分,现有新线索不足以启动再审程序,建议维持原结论。

咱们基层检察院受上级院领导,市里定了调,我这边也只能按上级意见来,没法擅自决定重启。”

说到最后,心里暗暗想:叶书记要是不满,就去找市里交涉,我只是按命令办事,总不能让我抗命。

可没等他松口气,叶怀民的目光就落在了他身上:

“王检察长,我问的不是市里的意见。抛开上级指示不谈,单从你作为县检察长的专业判断来看,

结合李大柱的证词和原案的卷宗材料,你觉得这个案子,该不该重启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