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没有具体的解决思路?是想办法盘活现有产业,还是有其他打算?”
这时县长李伟明才缓缓开口:“县政府这几天一直在开会研究,初步想法是‘壮士断腕’—— 把现有的核桃树全部铲除,
组织农户改种其他的农作物,尽量减少损失。
我们也知道,这么做会让农户很难接受,这些年的投入都打了水漂,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已经是损失最小的办法了。”
“就没想过嫁接改良品种?” 叶怀民立刻追问,“我之前了解过,通过嫁接优良品种,能改善核桃品质,说不定能打开销路。”
李伟明摇了摇头:“这个思路我们不是没考虑过,也找农业专家咨询过,
但问题在于,目前还没找到完全适配咱们县气候、土壤的嫁接品种;
而且嫁接需要大量资金 —— 买种苗、雇技术人员、后续管护,每一笔都是开销,县财政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
更关键的是,没人能保证嫁接百分百成功,万一失败了,不仅钱打了水漂,农户的情绪会更激动,到时候这个项目就更没法收场了。”
叶怀民知道李伟明说的是实情,嫁接确实面临品种、资金、风险三大难题,
可一想到农户们无助的眼神,又实在不甘心就这么放弃。
抬眼看向其他常委:“刚才黄县长和李县长都谈了想法,大家对核桃问题怎么看?
是支持铲除改种,还是有其他建议?都可以说说,咱们一起商量着来。”
县委副书记林晓雨率先接过话茬:“我觉得李县长的想法更稳妥些。现在情况已经很明朗了,
核桃产业看不到好转的希望,与其拖着消耗精力和财力,不如当机立断把树砍掉,
县里再挤出一笔钱给农户发点补助,虽然弥补不了全部损失,但至少能让农户感受到政府的态度,知道我们确实在尽力帮他们减少损失。
要是再犹豫不决,等农户的耐心耗光了,真闹成集体事件,到时候不仅问题没解决,还得惹一身麻烦,那就更难收拾了。”
林晓雨的话刚落,组织部长赵阳辉便皱着眉开口,语气里满是顾虑:
“县里那点补助,对投入了七八年的农户来说,根本就是杯水车薪,恐怕很难平息大家的怨气。
我的意见是,这事得再慎重些 —— 现在直接砍树,等于彻底断了农户的念想,万一有人带头反对,很可能当场就引发群体事件。
毕竟那些核桃树是农户的心血,说砍就砍,换谁都难以接受,必须慎之又慎。”
话虽如此,赵阳辉却没接着往下说,既没提如何规避砍树的风险,也没给替代方案 —— 他心里清楚,
不管是砍树还是嫁接,都要担责任:
砍树怕引发民怨,嫁接风险更大,与其提出方案被追责,不如只摆担忧,把决策权推给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