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走访批发市场(2 / 2)

“哦?都遇到什么困难了?跟我说说。” 叶怀民来了兴致,示意刘启铭在一旁记下重点。

“进货难,运输成本太高是最大的问题。” 老板掰着手指头数,“就拿这西兰花来说,产地收购价才一块多,可拉到这儿光运费就摊到一块五,你说这成本高不高?有时候运输成本比菜本身都贵!”

叶怀民追问:“那你是自己去产地进货,还是有固定渠道?”

“以前自己跑过,太累了。” 老板擦了擦汗,“现在大多是和产地代办联系,想要多少货直接电话订,他们负责装车发货。可这样一来,菜的质量就没保障了,有时候他们为了凑重量,好的坏的都往车里塞,到这儿了也没法细挑,能过得去就赶紧出手,总不能砸手里。”

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蔬菜这东西娇贵,路上磕了碰了、捂坏了都是常事,折损率是所有行业里最高的。这部分损失要么我们自己扛,要么压低收购价让农户担着,谁都不想出这冤枉钱。”

“那锦城周边就没有成规模的蔬菜基地吗?” 叶怀民抛出关键问题,“就近供货的话,运输成本和折损率不就能降下来了?”

“周边倒是有散户种,可都是小打小闹。” 老板撇撇嘴,“偶尔有贩子去收,价钱给得低得离谱。那些农户大多是庄稼人,不懂市场行情,也没车自己运过来,只能任人压价,挣不了几个钱。时间长了,愿意好好种菜的人就更少了。”

叶怀民没再多问,和老板道别后,带着刘启铭在市场里转了一圈。看着摊位上那些远道而来的蔬菜,再想起老板和司机的话,心里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 丰泰县距离锦城不过三个小时车程,土壤气候又适宜种菜,这不正是绝佳的突破口吗?

叶怀民说道,“启铭,我们先找个地方休息一下,晚上再来看看蔬菜批发市场的情况。”

县委书记张明浩坐在办公室里,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眉头微蹙地思索着自己到任后的处境。来丰泰县已经一个多月了,刚上任时,所有人都对自己十分配合。

对自己表忠心的人,自己都给组织部提名了,而且常委会都没有什么阻碍,都顺利通过了。

可是上次常委会上自己试着提出想插手县政府的工作,可结果却出乎意料 —— 没有人站出来支持自己。

虽说也清楚自己的做法确实有些插手县政府的具体事务了,但县委书记对县里重大事情都是有过问干预的权力的,程序还是可以说得过去的,但无论如何也不至于落得如此孤立的境地。尤其是县委副书记马汉山开口和稀泥后,好几位常委立刻跟着附和他的提议,这种默契的联动,绝非什么好现象。

靠在椅背上,目光落在桌角的招商引资项目资料上。现在看来,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手里的招商引资项目,必须牢牢抓住这个突破口做出成绩。

等做出政绩站稳脚跟,再慢慢收拾他们,但是谁也别想从自己这里分走半点功劳,尤其是县长叶怀民 —— 这个人年轻有为,以后绝对会成为对自己权威最有威胁的存在。

只要自己还坐在县委书记的位置上,丰泰县的大局就必须由自己掌控,所有人都得听令于己。至于下次的常委会,得好好琢磨琢磨,想个办法试探一下其他常委的真实态度,看看谁是真正支持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