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青山茶业集团(1 / 2)

青山乡会议室里,党委委员们陆续就座,叶怀民坐在主位上,主持召开这次党委会。

“今天把大家叫来,主要是明确一下新班子的分工,” 叶怀民开门见山,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咱们青山乡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各项工作都得捋顺了,才能高效推进。”

清了清嗓子,开始宣布分工调整:“苏雪同志,除了负责党政办的日常工作,还要接管茶叶园的对外接待和宣传工作。

茶叶园是咱们乡的招牌,对外展示的窗口很重要,你的形象和能力都很合适。”

苏雪立刻点头:“请叶书记放心,我一定把这两项工作做好。”

叶怀民微微颔首,继续说道:“财政所和茶叶园的核心管理工作,我亲自抓。

财政是乡里的钱袋子,得把好关;茶叶园是咱们的支柱产业,发展方向不能出偏差。”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一片安静。大家都明白,叶怀民把最关键的两个领域攥在手里,是为了确保青山乡的发展节奏不被打乱。

随后,叶怀民又逐一明确了其他党委委员和副乡长的分工,涉及农业、民政、基建等各个方面,确保每个岗位都责任到人。

“分工已经明确,希望大家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叶怀民最后强调,“咱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让青山乡越来越好。”

临近过年,青山乡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叶怀民却没闲着。

让人提前采购了大量的米和油,准备送到全乡的低保户家中。

除夕前几天,送物资的队伍出发了。叶怀民没有只坐在办公室指挥,而是亲自带着一部分物资,挨家挨户地去送

每到一户,都会和老人拉拉家常,问问身体状况,看看家里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然而,一路走下来,叶怀民的心情渐渐沉重起来。

看到了很多生活困难的家庭:有的是年事已高的老人,子女不在身边;

有的是家中没有劳动力,仅靠微薄的政府救济度日。

他们住的房子依旧破旧,与青山乡整体发展的蓬勃态势形成了鲜明对比。

叶怀民把米和油递到一位老奶奶手中时,老人激动得抹着眼泪:

“叶书记,真是太谢谢你了,还能想着我们这些老婆子。”

叶怀民握着老人粗糙的手,心里很不是滋味。

心里知道,仅仅送些米和油远远不够,青山乡的发展成果还需要更精准地惠及这些困难家庭。

在心里暗下决心,年后一定要想办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让每个村民都能切实感受到发展带来的温暖。

除夕夜,青山乡万家灯火,鞭炮声零星响起,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

叶怀民没有回城里,而是留在了乡上,和值班的干部们一起吃了顿简单的年夜饭。

饭后,独自走到院子里,望着夜空中偶尔绽放的烟花,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时间过得真快啊,这已经是他在青山乡过的第二个新年了。

还记得第一次来青山乡时的情景,那时的乡村道路泥泞,一切都充满了挑战。

而现在,路修通了,茶厂发展得红红火火,乡亲们的生活也有了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