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乡党委成员陆续到齐,大家脸上都带着期待,毕竟青山茶的成功让所有人对乡里的发展充满信心。
叶怀民走到主位坐下,开门见山:“今天召集大家,是为了讨论修路的事。
目前咱们乡的茶叶产业发展势头很好,但交通不便成了制约发展的瓶颈,
茶叶运输、客商来访都受影响,所以修路迫在眉睫。”
接着把和银行洽谈的贷款情况、修路的具体规划一一说明,
“我已经和建行宋行长谈好,以修路为由申请两千万贷款,利息最低。”
参会人员听完,纷纷表示赞同。有人说:
“叶乡长考虑得太周到了,路通了,咱们的茶叶才能更好地走出去。
” 也有人补充:“不光是茶叶,路通了对全乡的整体发展都有大好处。”
经过一番讨论,党委会一致通过了修路方案。
叶怀民最后强调:“修路是大事,不能出任何差错。
这个项目,我带头负责,从工程招标到施工监督,全程跟进,
大家也要各司其职,共同把这条路修成民心路、致富路。”
党委会结束后,叶怀民立刻带着王海赶往县交通局。
两人马不停蹄地对接各项流程,提交所需材料,耐心解答工作人员的疑问,一番忙碌下来,总算顺利跑完了所有手续。
紧接着,叶怀民又与建设银行签订了贷款合同。
落笔的那一刻,长舒一口气,两千万的资金有了着落,修路的最大难题迎刃而解。
合同签订后,青山乡财政所迅速开通了专款账户,
确保每一笔贷款都能精准用在修路工程上,从源头上杜绝资金滥用的可能。
解决了资金和手续问题,叶怀民把目光投向了道路规划。
亲自前往市建筑设计院,与设计师们深入沟通。
“我们不仅要修通路,更要修好路。”
叶怀民指着青山乡的地图,语气恳切地说,“尤其是茶区的路,得兼顾观赏、采摘和运输功能。
游客来了能顺着路欣赏茶园风光,茶农采摘时方便把鲜叶运出来,客商考察也能顺顺当当。”
设计师们认真听取了叶怀民的想法,结合青山乡的地形地貌和茶产业布局,加班加点地完善方案,
然后又到青山乡实地考察。
两周后,叶怀民再次来到设计院,设计师们递上了最终的图纸。
展开图纸,叶怀民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图纸上的道路规划得极为精妙,主线贯穿全乡各个重要区域,支线则像毛细血管一样延伸至茶区深处。
茶区的道路设计得蜿蜒起伏,既避开了茶树密集区域,又能让行人欣赏到最佳的茶园景致,运输通道与观赏步道巧妙分离,互不干扰。
每一处弯道、每一座桥梁的设计都考虑到了实际需求,既实用又美观。
叶怀民细细看着图纸,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不由得赞叹道:
“这图纸太完美了,这笔设计费花得值,一点没白花!”
设计师们也笑了,能得到这样的认可,连日来的辛苦也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