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叶怀民便留宿在黄锋家中。
土坯房的木床嘎吱作响,窗外虫鸣此起彼伏,望着斑驳的屋顶辗转反侧,满脑子都是黄锋讲述的困境。
第二日天刚破晓,叶怀民便揣着笔记本开始走村串户。
脚下的土地贫瘠干裂,放眼望去,全村耕地零零散散,在三面环山的夹缝中显得格外可怜。
可穿行在村落里,又不断撞见青壮年村民蹲在墙根闲聊,一个个身强力壮,却无事可做,眼中尽是迷茫。
连续调研了一周,走遍了黄家村的每个角落,除了发现人多,没有想出脱贫的办法,
叶怀民越看,心越往下沉。直到登上村后的山岗,望着远处层峦叠嶂的方向,
突然想起来隔壁省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尤其是纺织行业,发展迅速,需要大量劳动力!
一个念头如星火般在脑海中炸开:劳务输出!
若能与邻省企业牵上线,组织村里的闲置劳动力外出务工,既能解决就业,又能让村民带回收入和技术。
想到这里,叶怀民攥紧笔记本,掌心微微发烫,胸腔里的热血也跟着沸腾起来。
暮色漫过黄家村的土坯房时,叶怀民坐在黄锋家的木桌前,劳务输出的计划在脑海中又被梳理了一遍。
越想越觉得可行,立刻叫来了黄蜂。
“小叶乡长,走访了一周,有什么收获啊。”
“咱村闲置劳动力多,我想联系隔壁兴远省的企业,送村里人去务工。”
黄锋的眼睛突然亮起。这法子确实不错,不用村里掏一分钱,就算不成也没损失,比之前那些砸钱打水漂的项目务实太多。
这要是能让村里人增加收入,那也对得起大家的信任了,自从当上村支书后,肩上的压力很大,
每天看着村里的破败景象,心里有种愧疚感。
“小叶乡长,主意是好,可咱上哪找愿意接收的企业?村里除了我高中毕业,大多是小学文凭。”
“先去实地看看!”
叶怀民一拍桌子,“你跟我跑一趟,路费食宿我全包。”
黄锋喉头滚动,点点头。家里缸底的米都快见底了,确实拿不出多余的钱来。
次日叶怀民和黄锋背着简单行囊,踩着晨雾踏上了前往兴远省的路。
与此同时,青山乡书记办公室里,檀木茶盘上的紫砂壶正咕嘟冒着热气。
李长贵半倚在真皮老板椅上,指尖有一下没一下地叩击扶手,目光扫向对面沙发上的牛刚:
“老牛,最近叶副乡长在忙些什么?”
牛刚往前探了探身子,脸上堆起谄媚的笑:
“回书记,他一头扎进黄家村就没出来过。您找他是有什么吩咐?”
“哼,他该不会在黄家村搞出什么名堂吧?”
李长贵端起茶盏轻抿,茶水在杯里晃出细小涟漪,“不能给他翻身的机会。”
“书记您就把心放回肚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