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赶山:带寡嫂分家后,粮肉囤满仓 > 第108章 第三次上山狩猎,开门俩狍子

第108章 第三次上山狩猎,开门俩狍子(1 / 2)

“嗯!”

“这小伙子人不错,愿意为人民服务,看来觉悟很高,这样的小同志应该大力宣传,我看资料上写自学文字和算术,这一点可很难得.”

“你们记一下,过几日咱们去一趟土乡,去这位李青山小同志的家中,采访一些素材回来。”

宋兰对身后两名干事说道。

“嗯!”

两名干事点头应下。

“宋站长,看来咱们英雄所见略同啊,我刚刚就说这小同志觉悟高,是个好同志,这种好同志咱们得尽快为他颁发聘书,不能拖人家为人民服务的后腿啊!”

陈股长眼前一亮,连忙道。

“行,我先走了!”

“我送送您?”

……

陈股长望着宋兰远去的背影,吓了一身冷汗,还好没将这个叫李青山的刷下去,否则还得了?

宋兰在土乡有什么亲戚吗?

应该没有吧?

不过,宋兰是二把手的人,难道是二把手的人?

不管了。

反正自己惹不起就对了。

“小刘,你去一趟土乡,给这位李青山同志考核一下,然后颁发群众教师聘书!”

陈股长对负责土乡扫盲工作的干事道。

“啊?”

“领导,您刚刚不是说……?”

刘干事微微一怔,见到陈股长的眼神后,立刻将刚刚想说的话全部咽了回去,郑重点点头道:“行,我知道了!”

这个年代,很多东西都可以特事特办。

比如说现在,极度缺乏农村业余高小班的教师,这么做完全没问题,特殊特办嘛!!

不能拖人家为人民服务的后腿啊!

当然,李青山可以特事特办,换个人的话……等程序,走过程……!

别着急,慢慢来!

……

两日后!

李青山将上山的东西全部准备充分了,包括铁锅褥子火柴调味料什么的,并且通知大壮等人,明日休息一天,后天上山。

今日开始,就不去捕鱼了。

现在一天都卖不到二百斤鱼了,也就一百多斤,一天进账十几块钱,大壮等人能拿到手的屈指可数,还不如上山赚钱呢。

自己的大瓦房,得尽快盖起来不是!

还想着外面大雪纷纷,自己在大瓦房内和几个小寡妇一起吃火锅烫肉呢!

而且,地下的地宫也得尽快挖通了,也好藏些食物,应对即将到来的58年,毕竟要一直到78年左右才好上一些,中间要历经接近二十年的时间。

“青山,青山在家不?”村长背着手走了进来,身后还带着两个中年女人!

“村长啊?”

“咋了?”

李青山目光落在村长身后其中一名中年女人身上,旋即惊讶道:“咦,这不是土乡负责扫盲的漂亮大姐吗?可是通知柔雪去考核的?”

“柔雪同志是?”另外一名有些陌生的中年女人好奇道。

“是跟着李青山同志一起去报名参加群众教师考核的。”土乡负责扫盲的大姐道。

“哦,原来是和青山同志一起的啊?”

“那太好了!”

陌生的中年女人上前一步道:“青山同志,我是县扫盲委员会的干事,今天来主要是负责你参加群众教师考核的,既然那位柔雪同志是跟你一起的,要是方便的话,可以通知一声,一起去土乡参加群众教师的考核,只要通过了,就可以颁发群众教师聘书!”

“群众教师考核,不是在县里面吗?”李青山问道。

“特事特办嘛!”

“这是我们陈股长特别吩咐下来的,对于有能力的人,有觉悟的同志,一定要大力支持,不能拖后腿,在县里在乡里考核都一样。”

县扫盲委员会的干事态度极好道。

“那可太好了!”

“你们来的也是时候,要是晚来一天啊,我就钻老林子里面去了。”

当即。

李青山招呼了柔雪一声,跟着一起去乡里进行群众教师的考核。

“青山,你小子可以啊,县里来人请你去考核,我滴个乖乖……我这辈子还没见过这种事情呢。”

临走前,村长还一脸吃惊的望着李青山道。

“可能对人才比较重视吧!”李青山道。

“这话,我可不信!”

村长摇了摇头,旋即语重心长道:“青山,好好干,给咱们村子年轻人树立个榜样,我看咱们村支书的位置,迟早是你的。”

李青山笑了笑没说话。

村长望着李青山离去的背影,心中满是欣慰,石溪村的老李家,终于有个年轻一代的人能出头了。

这些年,李胜利也有些发愁。

赵姓那边,自己压不过支书!

中年一代中,赵家有赵憾山!

年轻一代中,赵家还有个赵运!

现在,老李家终于又出了个挑大梁的。

土乡。

这次的考试是由县扫盲委员会干事,也就是文教干部,加上两位考核人员组成,一共是三人考核小组。

群众教师的考核,首先是身份上的审查,也就是家庭成份,立场,群众评议,这些东西无需李青山去做什么,自然是有人去调查,有人去完成!

李青山和柔雪要做的,就是文化水平的测试。

默写三千个常用的汉字,允许有三百个错字,然后写六百字的应用文,再考核四则运算,全部通过后,就可以走程序颁发群众教师的聘书。

中午!

李青山先一步完成了考核,柔雪紧接着也全部完成,三人考核小组检查后,满意的点了点头,当场为李青山和柔雪颁发了群众教师的聘书。

“这么快,不要走程序吗?”李青山诧异道。

“特事特办,正常情况下要等十五日。”县扫盲委员会的干事将两本聘书发给了柔雪和李青山道:“还好这次带了两本聘书来!”

聘书上写着李青山的姓名,年龄,籍贯等等信息。

到了中午饭点,便又开口请了这三位考核小组的工作人员下了一趟馆子,这才和柔雪一起拿着聘书回家,等到七月二号的时候,土乡的农村业余高小班就考开课了。

李青山情况特殊,不可能经常来给学生上课,负责土乡扫盲的办事员立刻表示理解,排班的时候会特别照顾一下,什么时候有时间的话,临时通知自己即可,每个月的津贴补助和口粮补助不会少。

自己和柔雪能如此顺利拿到聘书,而且都是特事特办,这背后要是没人用力李青山都不相信,就是不知道是广播站的宋兰,还是那个不知名的中年男人推动的,找个时间去一趟县城,探一探口风,也感谢一下人家,联络一下感情。

“青山,没想到有一天,我还能当老师教学生呢!”

无人的小路上,日头高高的挂在天上,柔雪和李青山并排走在一起,将群众教师的聘书打开合上,合上又打开,脸上满是喜悦道。

“先别管这些了,咱们好不容易出来一趟!”

李青山说完,拉着柔雪便朝着小路边无人的小树林钻了进去。

……

一个小时后!

二人重新回到小路上,夏天的太阳很大,柔雪冒了一身的汗,青丝被汗液黏在脸颊两侧,多了几分风情。

李青山一路背着发软的柔雪,朝着石溪村的方向赶去。

好在柔雪属于娇小玲珑类型的,体重也较轻,前一段时间才不过六十多斤,后来经过李青山的各种投喂后,体重终于缓缓增长上来,已有七十斤左右。

快到村口的时候,李青山才将柔雪放下来。

“青山,哪里回来的?”

李青山刚到村头,一名村里的大爷便好奇问道。

“刚从土乡回来,这不是乡里的农村业余高小班即将开班了吗,我去办理一下手续。”李青山道。

“哦!”

大爷点了点头!

直到李青山和柔雪离开后,村头的村民才开始八卦起来。

“咱们村除了李青书之外,好像没人去扫盲吧?”

“没了,咱们村往年就李青书这一个,听说扫盲后有扫盲证的,青书,你拿到扫盲证了没?”

“是啊,我记得你都去两年了。”

当即,村头几个叔伯婶子的目光,齐刷刷朝着李青书望了过去道。

“扫盲证啊!”

“今年就能拿到了,前面两年主要是打基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且能坚持下来的人也不多,你别看李青山去报名了,真正能不能坚持下来还两说呢,读书可不容易的。”

“而且,这小子天生也不是读书的料,我估计去了也白去,很快就知难而退了。”

“就算是我,也得三年才能拿下扫盲证!”

“李青山这样的人,没给五六年,估计没啥希望。”

李青书脸上流露出一抹自豪道。

“青书,有了扫盲证后,是不是就能当会计,村长,支书了?”栓柱好奇道。

“能啊!”

“有了脱盲证,那我就是知识分子了,怎么不能干会计,村长了?”

“不过,我可没打算在村里干,这不是杀鸡用牛刀吗?”

“到时候,我肯定是要去土乡工作的,去年我们农村业余高小班刚刚毕业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直接就进了政府工作。”

李青书脸上流露出一抹自豪之色,彷佛自己即将进入土乡政府工作一样。

“你咋知道的?”村子里的村民刘满仓问道。

“我当然知道了,我认识他爹啊,上次在土乡的时候刚好碰到他爹了,就问了我同学现在在干嘛,他爹说他在政府里面工作呢,他爹也是乡政府工作的。”

李青书道。

“青书,听说乡政府里面也分好几个部门,你打算去哪个部门工作?”

“我觉得,财粮委员会就很适合我!”

“到时候,石乡的公粮征收,还有财政都归我负责吧,当然了,也不可能一进去就当领导的,还是要从基层干起,慢慢磨练才是。”

说到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