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林凡接到老家堂弟打来的电话,语气吞吞吐吐。绕了半天圈子,才说清楚:老家县城的房子要旧改,他们家老宅在规划区内,能拿到一笔补偿款,但需要户口本上的人签字确认。堂弟的意思,是希望林凡这个“见过世面”的哥哥回去一趟,帮忙拿主意,顺便看看能不能“争取”到更多补偿。
林凡握着电话,心里五味杂陈。老宅是他父母留下的,有他童年的记忆,但也破旧不堪了。补偿款……对他现在紧绷的经济状况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回去一趟,意味着要请假,要面对复杂的家族关系和可能的人情纠葛,还要耽误手头的工作。
晚上,他跟苏晚晴商量。苏晚晴听完,沉默了一会儿,说:“回去看看吧。毕竟是老宅,爸妈留下的念想。钱的事……能多争取点最好,实在不行,也别太勉强自己。家里……我和阿桂没事。”
她的理解,让林凡心里一暖,但压力也更重了。他知道,苏晚晴说“没事”,是不想让他担心。他若回去,家里家外就全靠她一个人撑着。
另一边,阿桂的老师委婉地跟苏晚晴提了提,说阿桂最近在幼儿园有点“好动”,上课注意力不太集中,建议家长多关注引导。苏晚晴心里一沉,联想到前段时间林凡工作压力大、家里气氛紧张,可能影响到了孩子。
生活,从来不会让你真正轻松。它总会在你刚喘过一口气的时候,又给你出新的难题。
晚上,哄睡阿桂后,林凡和苏晚晴靠在沙发上,都有些疲惫。
“老宅的事,我订了下周末的票回去一趟。”林凡说。
“嗯,路上小心。”苏晚晴点头,“阿桂最近……老师说他有点坐不住。”
林凡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心:“是我不好,前段时间……家里气氛太紧张了。”
“不怪你。”苏晚晴靠在他肩上,“我们都累了。慢慢调整吧。”
没有抱怨,没有指责,只有共同面对现实的冷静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海风带来的那点轻松,早已被现实的尘埃覆盖。但他们彼此依靠着,像两棵根系缠绕的树,共同承受着生活的重量。
窗外,果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敲打着玻璃,声音单调而绵长。生活,就在这细雨声中,继续向前,带着海风的余味,也带着拂不尽的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