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后,林凡激动不已,立刻召集赵磊和孙浩。三人看着委员反馈的、长达十几页的技术建议文档,既感到压力山大,又兴奋难耐。这意味着,他们的努力得到了世界级专家的关注和指导!
“干!必须干出来!”孙浩摩拳擦掌。
赵磊推了推眼镜,眼神发亮:“这些建议一针见血,改好了,我们的产品能上一个大的台阶!”
林凡看着斗志昂扬的伙伴,重重拍板:“好!接下来一个月,我们闭关!全力攻坚!”
然而,新的抉择摆在面前。 “清源创投”的李明远也在差不多的时间,正式向林凡发出了投资意向书,条件优厚,估值也相当合理。如果接手,团队立刻能摆脱经济困境,获得快速发展所需的资金。但投资方必然会要求明确的商业化目标和回报周期,这可能会与开源基金会要求的、更侧重技术完善和开源社区建设的路径产生冲突。
是接受投资,快速商业化?还是抓住开源基金的机会,苦练内功,走一条更长远但更艰辛的路?
晚上,林凡将两份文件放在苏晚晴面前,详细说明了利弊。他没有独自决定,而是像真正的合伙人一样,征求她的意见。
苏晚晴仔细地看着文件,沉思良久,抬头看向林凡,目光清澈:“林凡,我记得你说过,做‘易管家’的初衷,不是赚快钱,是想为那些像我们一样艰难起步的小微企业,做点实实在在有用的事。”
林凡点头。
“开源基金的路,虽然慢,但更符合你的本心。而且,能得到国际专家的认可和指导,这个机会千金难换。”苏晚晴握住他的手,“钱的事,我们再想办法撑一撑。我信你,选你觉得对的路。”
妻子的理解和支持,让林凡下定了决心。他回复李明远,坦诚说明了目前的情况,婉拒了即刻的投资,但希望保持沟通,待开源基金事宜明朗后再议。李明远表现出了极大的风度,表示理解和支持,甚至愿意在技术资源上提供一些帮助。
目标明确,林凡团队再次进入废寝忘食的冲刺阶段。苏晚晴则默默承担了所有后勤,保证他们无后顾之忧。
儿童节汇演如期举行。 舞台上,阿桂穿着苏晚晴精心改制的演出服,昂着头,声音响亮地领唱,小脸上满是自信和快乐。台下,林凡和苏晚晴紧紧握着手,看着儿子,眼中充满了骄傲和感动。外界的纷扰,在这一刻,都被孩子的纯真笑容净化了。
家庭的温暖,是远航的港湾,也是冲锋的号角。带着这份力量,林凡和他的小团队,再次向着未知的挑战,发起了冲锋。前路依然未知,但这一次,他们步伐坚定,内心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