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林凡去给一家新谈好的小吃店安装软件,店老板是个爽快人,试用后很满意,答应先付一半费用。林凡拿着那叠带着油渍的钞票,心里刚松一口气,就看到几个流里流气的青年晃进店里,为首的一个吊儿郎当地拍着柜台:“老板,保护费该交了吧?这个月涨了二百!”
店老板脸色一变,赔着笑脸说好话。那混混眼尖,看到林凡手里的钱,伸手就来抢:“哟,有钱给这穷酸装软件,没钱交保护费?”
林凡眼神一冷,侧身躲过,把钱塞进内兜:“这钱是劳动所得,跟保护费没关系。”
“嘿!还挺横!”混混围了上来,推搡着林凡,“在这条街混,就得守这儿的规矩!识相的,把钱拿出来!”
店老板吓得直哆嗦。林凡握紧了拳头,骨节发白。他不是怕这几个混混,是怕惹事牵连店老板,更怕暴露自己,引来更大的麻烦。他强压下怒火,从自己兜里掏出仅有的几十块生活费,扔在地上:“就这些,爱要不要。”
混混骂骂咧咧地捡起钱,踹翻了一把椅子,扬长而去。
林凡帮吓坏的店老板扶起椅子,道了歉,默默离开了。走在嘈杂的街上,他感到一种深深的屈辱和无力。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但他不能退,为了身后那个家,他必须忍。
晚上,苏晚晴发现他手臂上的淤青,追问之下,林凡轻描淡写地说了。苏晚晴没说话,只是红着眼圈,拿出药酒,小心翼翼地帮他揉搓。她的眼泪滴在林凡的皮肤上,滚烫。林凡反手握住她的手,声音沙哑:“别哭,我没事。这点委屈,算不了什么。”
真正的转机,往往源于最朴素的坚持。
那个被林凡帮助过的加工厂老乡,成了“易管家”最积极的推广员。他不仅自己用得好,还拉着几个生意上的朋友一起用。一传十,十传百,虽然缓慢,但用户群在悄然扩大。更关键的是,这些最底层的小老板们,形成了互助圈子,互相交流使用心得,甚至自发提改进建议。林凡根据这些反馈,不断优化软件,让它越来越贴合实际需求。
一天,一个用户无意中提到:“小林,你这软件要是能跟手机连上就好了,我在外面也能查库存。” 这句话点醒了林凡!移动端!现在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如果能开发一个简单的手机App,与电脑端数据同步,实用性将大大提升!
这个想法让林凡和团队兴奋不已。但开发App需要更多的投入和时间,他们现有的资源捉襟见肘。希望就在眼前,却仿佛隔着一层透明的玻璃,看得见,摸不着。
就在林凡为资金和技术瓶颈发愁时,一个陌生的电话打了进来。对方自称是本市一家小型科技孵化器的负责人,说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到“易管家”在小微企业中的良好口碑,认为项目很有社会价值,愿意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基础云服务和一小笔种子基金,支持他们进一步完善产品。
天上掉馅饼?林凡心中警铃大作,经历了太多风雨,他不敢轻易相信好运。他详细询问了孵化器的背景、资金来源和合作条件,对方对答如流,听起来合情合理。
是机遇,还是另一个陷阱?林凡握着电话,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心中波澜起伏。这条布满荆棘的路上,微光乍现,但他必须步步为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