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园的专利诉讼案陷入了焦着状态。“远航”的法务团队提交了详尽的证据,证明自家算法具有独立原创性,并启动了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但法律程序漫长,对方显然意在拖延。林凡并不急躁,他相信法律的公正,也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然而,奥丁的攻势并未停歇,反而更加刁钻。这一次,目标指向了“远航”看似最稳固的一环——资金链。
周一上午,林凡正在主持召开新季度战略会议,财务总监面色凝重地敲门进来,附耳低语:“林总,出事了。我们和‘海丰银行’谈好的那笔十亿项目贷款,审批流程在最后环节被卡住了。”
林凡眉头微蹙。这笔贷款是物流园项目的重要资金保障,前期沟通顺畅,抵押充足,还款来源明确,海丰银行方面一直表现积极,突然卡壳,绝非寻常。
“什么原因?”
“对方信贷部的负责人含糊其辞,只说风控部门提出了‘新的疑虑’,需要补充更多材料,重新评估。”财务总监语气焦虑,“我打听了一下,似乎是有人向总行风控委员会匿名举报,质疑我们几个关联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项目的真实盈利预期,还影射我们存在‘过度融资’的风险。”
林凡眼神一冷。匿名举报,精准打击风控最敏感的神经,手法老辣。这绝不是赵天雄之流能玩出来的手段。
“知道举报内容的具体指向吗?”
“很模糊,但直指我们旗下负责新能源板块的‘远航清洁’公司,说其技术投入巨大但商业化进程缓慢,现金流紧张,可能拖累集团整体。还质疑物流园项目的客群调研数据‘过于乐观’。”财务总监递上一份初步整理的说明,“这些都是可以澄清的,但需要时间,而贷款审批的窗口期不等人。”
林凡快速浏览材料,大脑飞速运转。对方选择的攻击点非常精准:“远航清洁”确实处于高研发投入期,财务报表在保守会计准则下看起来不那么“漂亮”,但技术壁垒和未来市场潜力巨大,是林凡布局未来的关键棋子。物流园的客群预测基于详实市场调研,但任何预测都存在不确定性,容易被断章取义、放大风险。这种基于“半真半假”信息的举报,最难澄清,也最容易在金融机构内部引发分歧和拖延。
“先按银行要求,准备最详尽的补充材料,包括技术专利评估、订单意向书、第三方市场分析报告,全部用数据说话。”林凡沉声吩咐,“同时,接触其他几家有合作基础的银行,试探一下他们的口风,做个备选方案。”
“明白。”财务总监领命而去。
会议室里气氛有些凝重。几位高管面露忧色。项目推进到关键阶段,资金若出问题,后果严重。
林凡环视众人,神色平静:“不必慌张。商业竞争,这种手段不稀奇。我们的基本盘稳固,项目前景明朗,银行不是傻子,最终会看清价值。当前首要任务是稳住内部,按计划推进工作,不要自乱阵脚。”
他冷静的态度感染了团队,大家纷纷点头,重新聚焦到会议议程上。
散会后,林凡独自留在会议室,拨通了“隐线”的加密电话。
“查清楚,举报信的源头,以及海丰银行风控委员会内部,是谁在推动这次重新评估。”他语气冰冷,“重点查与‘星河资本’或相关利益方有往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