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桂的世界充满了草莓和朋友的欢声笑语,而林凡的世界里,另一张网正在悄无声息地收紧。
物流园项目稳步推进,但林凡的警惕没有丝毫放松。“隐线”持续监控着与“星河资本”相关的资金流动,发现近期有几笔不大不小的资金,通过复杂的离岸公司路径,流入了鹭岛几家看似毫不相干的领域——一家本地财经媒体、一个新兴的环保NGo组织,甚至还有一家专攻知识产权诉讼的小型律师事务所。
这些资金流向分散,金额不大,表面上看不出任何异常,但林凡敏锐地嗅到了一丝不寻常。奥丁的风格一向是精准而隐蔽,这些看似无关的布局,背后必然有更深层的联系。
他让“隐线”深入挖掘这几家机构的背景和近期动向。
很快,信息反馈回来。那家财经媒体最近新招揽了几位以“言辞犀利、敢于揭黑”着称的记者;环保NGo正在策划一系列关于“城市开发与生态保护平衡”的专题研讨,邀请的专家名单里,有几个是出了名的“反对派”;而那家律师事务所,最近代理了几起针对大型企业的知识产权纠纷案,手法刁钻,胜率颇高。
所有这些动向,单独看都合情合理,但组合在一起,指向性就变得模糊而危险。它们像一颗颗散落的棋子,暂时看不出棋路,但一旦联动,可能形成一张难以挣脱的网。
林凡没有打草惊蛇,而是加强了自身项目的合规审查,特别是知识产权和环保评估方面,确保无懈可击。同时,他让公关团队开始有意识地与几家主流媒体建立更密切的合作关系,并主动邀请一些权威专家参与项目的论证和研讨,抢占舆论和专业的制高点。
这是一场无声的布防。对方在暗处落子,他在明处筑墙。比拼的是耐心、远见和资源。
这天下午,林凡接到一个意外的电话,是陈老的秘书打来的,语气客气:“林总,陈老明天下午有空,想请你来家里喝杯茶,聊聊最近的经济形势。”
林凡心中一动,立刻答应下来。陈老主动相约,绝不会只是闲聊。
第二天,林凡准时来到陈老位于西山脚下的幽静小院。陈老正在院子里侍弄几盆兰花,见林凡来了,放下水壶,示意他在石凳上坐下。
“最近,听到一些风声。”陈老开门见山,语气平和却带着分量,“有人对你的物流园项目,有些‘不同看法’,主要在环保和土地集约利用方面做文章。虽然目前只是学术层面的讨论,但舆论这东西,你也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林凡心中了然,果然与“隐线”监控到的动向吻合。他恭敬地回答:“谢谢陈老提醒。我们的项目在环保和土地利用率上都采用了最高标准,相关数据和论证都是公开透明的,欢迎任何基于事实的讨论和监督。”
陈老点点头,呷了口茶:“你的能力,我是放心的。不过,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有些人,不喜欢按规矩出牌。你最近风头正劲,树大招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