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像鹭岛的海水,看似平静,却暗藏着潮汐的律动。林凡的生活重心,愈发倾向于陪伴母亲和经营与苏晚晴的感情。
每周三次,他雷打不动地陪母亲去康复中心。新的治疗方案效果逐渐显现。林月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越来越明显。有时,当林凡用家乡话慢慢讲述童年趣事时,她会微微侧过头,眼神似乎有瞬间的聚焦;当苏晚晴为她梳理花白的头发,哼唱起轻柔的民谣时,她的手指会无意识地轻轻敲击轮椅扶手。
这些细微的变化,如同黑暗中闪烁的星火,给了林凡和苏晚晴莫大的鼓舞。他们请来了国内顶尖的中医大家,为林月进行针灸和汤药调理,结合现代康复技术,中西医并重。康复中心的主任私下对林凡说:“林女士的恢复情况,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虽然前路漫长,但希望越来越大。”
林凡听着,心中充满了感激。他深知,母亲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苏晚晴无微不至的照料和那份胜似亲女的耐心。苏晚晴几乎将工作室搬到了海边小楼,设计稿都是在林月睡后,在柔和的灯光下完成的。她的“倾城”品牌因为她注入的这份沉静与深情,设计愈发有灵魂,订单络绎不绝,但她始终将陪伴林阿姨放在首位。
这天傍晚,夕阳将海面染成暖橙色。林凡和苏晚晴推着林月在沙滩上散步。海风轻柔,浪花轻涌。
“妈,你看,晚霞多美。”林凡俯身,在母亲耳边轻声说。
林月安静地看着远方,嘴角似乎有极细微的、向上的弧度。
苏晚晴拿出手机,抓拍了这一刻:林凡蹲在轮椅旁,侧脸温柔;林月目光沉静;背景是漫天瑰丽的霞光。照片充满了宁静的幸福感。
晚上,两人在露台吃饭。简单的四菜一汤,都是苏晚晴根据营养师建议亲手做的。
“今天赵会长又托人递话,想约你见面。”苏晚晴给林凡盛了碗汤,随口提起。
林凡夹了一筷子青菜,语气平淡:“不见。他那摊子事,水太浑。让投资部按规矩办事,不符合标准的项目一律不投。”
“嗯。”苏晚晴点头,“不过,他最近和那个‘东方资本’走得很近,好像在筹备一个大型文旅项目,动静不小。”
林凡眉头微蹙。“东方资本”这个名字,像一根刺,扎在他心里。他让“隐线”盯着,但对方非常谨慎,暂时没抓到什么实质把柄。
“让他们折腾去。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林凡给苏晚晴夹了块鱼,“你工作室最近不是接了个政府文化项目的单子?进展怎么样?”
话题转到苏晚晴热爱的事业上,她眼睛亮了起来,兴致勃勃地讲起设计思路和遇到的趣事。林凡微笑着倾听,偶尔给出建议。露台上洋溢着温馨的气氛。
然而,平静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几天后,林凡接到“远航乡村振兴基金”负责人的紧急电话。他们在西南某省帮扶的一个试点村,原本顺利推进的“光伏+菌菇”项目,突然被当地一家新成立的农业公司以“侵犯其独家技术合作权”为由,告上了法庭,项目被迫暂停。那家农业公司的控股方,经查正是“东方资本”。
对方手段刁钻,利用当地一些模糊的条款和关系网,给项目扣上了帽子。这明显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目的是敲打林凡,或者逼他出面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