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任务极其艰巨且危险。深入分析一个正在动态演化的S级灵异事件的规则漏洞?这无异于在沸腾的油锅里捞针。
但张元没有选择。他点了点头:“我需要最高级别的数据访问权限,尤其是鬼域边界那些异常‘真空带’的实时监测数据。还有……我需要时间,以及绝对不受打扰的环境。”
“权限我会给你开通。时间……”杨间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压迫感,“不会太多。鬼差不会等我们准备好。”
接下来的日子,张元将自己彻底埋入了数据的海洋。他几乎住在办公室里,靠着浓咖啡和总部提供的精力补充剂维持运转。他不敢再轻易动用大规模的规则感知,那代价他承受不起。他更多的是依靠被“数据幽灵”资料和规则铭文拓宽的思路,以及对规则波动的本能直觉,在浩如烟海的数据中寻找那些异常的、不协调的“噪点”。
他发现,那些“真空带”的出现并非随机,而是遵循着某种复杂的、与现实世界地理、甚至某些历史事件残留的微弱灵异印记相关的规律。鬼差似乎在以其庞大的规则体系,重新“测绘”和“定义”它所笼罩的区域。
同时,他也注意到,在总部内部关于其他灵异事件的报告中,一些微小的事件也出现了规则层面的异常终止或偏移,其残留痕迹与鬼差规则扰动存在着极其隐晦的同步性。仿佛鬼差的这次“升级”,正在对整个世界的灵异规则生态产生某种难以察觉的涟漪效应。
这天深夜,当他将几个不同来源的异常数据流进行叠加分析时,一个惊人的模式浮现出来——所有异常的“终点”或“源头”,在规则层面都隐隐指向了鬼差鬼域中心,一个之前一直被其庞大能量掩盖的、相对“平静”的区域。那里仿佛是一个“控制中枢”,或者……一个正在形成的“规则奇点”?
就在他为这个发现感到心惊,准备进一步验证时,个人终端上弹出一条来自未知源头、加密等级极高的紧急信息。发信人代号——“旁观者”。
信息内容只有一句话,却让张元浑身的血液几乎冻结:
“‘门’正在被重新校准。鬼差,或许是钥匙,也或许是……守门人。小心‘数据幽灵’,他们在寻找‘接口’。”
“门”?什么门?鬼差是钥匙还是守门人?“数据幽灵”寻找“接口”又是什么意思?这个“旁观者”是谁?是敌是友?
信息量巨大且扑朔迷离,但却与他刚刚的发现隐隐吻合——鬼域中心的那个“奇点”,会不会就是所谓的“门”或者“接口”?
他感到自己仿佛陷入了一个远比想象中更加庞大和黑暗的棋局。杨间、数据幽灵、鬼差、这个神秘的“旁观者”……各方势力似乎都在围绕着某个未知的核心进行博弈。而他,这个挣扎在遗忘边缘的规则修改者,似乎在不经意间,已经站在了这个风暴眼的正中心。
他看了一眼窗外漆黑如墨的夜空,感觉那黑暗中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总部,注视着他。合作的第一阶段,他似乎找到了一丝线索,但这线索指向的,却是一个更加深邃和危险的谜团。
他深吸一口气,将“旁观者”的信息加密保存,然后继续将注意力投入到对鬼差“奇点”的分析中。无论前方是什么,他都必须先抓住眼前这根救命的稻草,在杨间失去耐心之前,拿出有价值的成果。生存的压力和契约的束缚,逼着他必须在这条遍布荆棘的路上,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