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沧州来电(2 / 2)

“就在衍之失联前后的七十二小时内,”

路远山的语速加快,带着一种事态紧急的迫切感,“‘天隙’系统的全球威胁感知模块,连续捕捉到多股来源不明、但技术特征高度一致的超规网络攻击流。

这些攻击的目标极为明确,直指与‘深蓝’任务相关的几个海外情报中转节点和后勤支持系统。攻击手法……前所未见。”

他顿了顿,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词语来描述:

“它们不像传统的病毒或木马,更像是一种……具备自我进化能力的‘数字生命体’。

能够主动适应并绕过我们设置的所有静态防御壁垒,甚至能模仿正常的管理员指令,其代码复杂度和智能水平,远超目前公开的任何国家级网络战武器。

我们的专家团队初步分析,认为这很可能是一种基于强人工智能(AGI)框架的、具备高度自主性的攻击性程序。”

“强人工智能?”

陆振国的眉头锁得更紧了。

他并非技术门外汉,深知“强人工智能”这个概念在学界和工业界都尚属理论前沿,其潜在威力与风险同样巨大。

“你的意思是,有某个国家或者组织,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用于实战?”

“不排除这个可能,但疑点更多。”

路远山的语气充满了困惑,“这些攻击虽然在技术上极其先进,但其执行模式却显得有些……混乱,甚至自相矛盾。

它们在某些环节展现出惊人的效率和精准度,但在另一些环节却又显得目的不明,像是在进行某种大规模的、无差别的情报筛取,又像是在刻意制造混乱,干扰视线。

更重要的是,其中一部分攻击的跳板Ip和流量特征,经过小屿团队的逆向追踪,最终指向了几个……

理论上不应该具备如此技术实力的商业实体,其中一家,注册地在开曼群岛,表面业务是国际期货贸易。”

商业实体?

开曼群岛?

陆振国的心猛地一沉。

这听起来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利用高科技外衣伪装的商业间谍活动,或者是某个势力在幕后操纵的代理人战争。

但为何会与陆衍之的“深蓝”任务产生交集?

“深蓝”任务的具体内容,属于最高机密,即便是陆振国,也只知道其核心是护送一批极其重要的“科研样本”回国。

这批样本据信与某种深海极端环境下的特殊微生物有关,可能蕴含着在生物能源、新材料乃至军事领域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潜力。

任务的保密等级和护航规格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还有更奇怪的,”

路远山继续说道,声音里的沉重感几乎要溢出听筒,

“就在我们试图深入追踪这些攻击源头时,所有的线索都在同一时间……断掉了。

不是被清除,而是像从未存在过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对方似乎拥有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信息抹除’能力。

小屿动用了‘天隙’项目预留的多个后门和追踪协议,都一无所获。他判断,对方掌握的技术,可能不仅仅是强人工智能那么简单,或许还涉及……量子层面的信息操控。”

量子信息操控?

陆振国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一系列高度机密的国防科技简报。

他知道,几个主要大国都在秘密研发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技术,但将量子技术应用于实战级别的网络攻击和信息隐匿,这无疑是走到了时代的最前沿,甚至是超越了现有科技树的认知范畴。

如果路屿的判断准确,那么他们面对的,将是一个技术实力深不可测、且意图不明的可怕对手。

“这和我们家衍之的失踪,有什么直接关联?”陆振国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抓住问题的核心。

“关联在于时间和目标的高度重合性。”

路远山的声音斩钉截铁,“攻击发起的时间点,与‘深蓝’任务小队遭遇伏击的时间点几乎完全同步。

而攻击的目标,正是支撑‘深蓝’任务运行的神经中枢。

我们有理由相信,衍之他们的行动早已在对方的严密监控之下,这次网络攻击与物理层面的伏击,是同一场精心策划的复合型打击的两个组成部分!

目的,很可能就是为了截获那批‘科研样本’,同时……清除像衍之这样知悉内情的核心人员。”

这个推断合情合理,但却让陆振国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

如果敌人已经掌握了如此超前的技术,并且将其用于针对国家的秘密行动,那么其威胁等级将远超传统的军事对手。

这不再是一场局限于特定区域、特定领域的对抗,而是一场可能席卷全球、重新定义未来战争形态的“寂静战争”的开端。

“你们路家,在这次事件中,是否也受到了波及?”

陆振国敏锐地问道。路家掌握的庞大商业网络和科技资源,既是巨大的优势,也可能成为对手觊觎的目标。

电话那头,路远山发出了一声极轻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叹息。

“这就是我打这个电话最直接的原因。

老陆,我们路家旗下主攻生物识别和人工智能的‘洞察科技’公司,在过去一周内,连续遭遇了三次极其高明的商业间谍渗透尝试。

对方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我们最新一代的‘神经织网’身份认证系统的核心算法。

幸好小屿提前加固了防御,才没有造成实质性损失。但对方能如此精准地找到我们的技术命门,其情报能力令人心惊。”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凝重,甚至带着一丝后怕:

“而且,就在昨天,守护小屿的私人实验室外围安保系统,记录到一次未成功的入侵尝试。

对方使用了军用级别的电磁脉冲干扰设备,试图瘫痪我们的监控。

虽然入侵者最终被逼退,

但……这已经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他们……似乎并不仅仅满足于获取情报。”

陆振国沉默了片刻,书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窗外的蝉鸣不知何时已经停歇,只剩下他沉重的心跳声在耳边回荡。

路远山提供的信息,像一块块沉重的拼图,正在逐渐拼接出一幅令人不安的宏大图景。

孙子的失踪、超规的网络攻击、神秘的商业实体、量子层级的信息抹除技术、针对路家核心技术的渗透、甚至是对路屿的人身威胁……

这一切看似孤立的事件,

背后似乎都有一条若隐若现的丝线在牵引着。

这条丝线,指向一个隐藏在重重迷雾之后、技术实力远超想象、行事风格诡谲难测的庞大阴影。

它究竟是一个国家支持的秘密机构?还是一个突破了伦理界限的跨国高科技犯罪组织?亦或是……某种更为不可思议的存在?

“远山兄,”陆振国终于再次开口,声音里带着一种经过淬炼的冷静与决断,“你的意思是,我们两家,现在很可能已经被同一个看不见的对手,盯上了?

衍之的失踪,只是这场针对我们,或者说针对我们所代表的力量的、全面袭击的序幕?”

“我无法百分之百确定,

但所有的迹象都指向这个最坏的可能性。”

路远山的声音带着深深的疲惫,

“老陆,这个对手……很不寻常。他们行事没有任何常规的逻辑可言,技术路径也完全偏离了现有的认知框架。

我甚至怀疑……他们可能并非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人类组织’。”

并非人类组织?

这个大胆的、近乎荒诞的猜测,让陆振国的心头猛地一跳。但他没有立刻反驳,作为一名经历过无数匪夷所思战场情况的老兵,他深知,在真相水落石出之前,任何可能性都不应被轻易排除。

“小屿那边怎么说?”

陆振国问道,他知道路屿的判断在技术层面往往具有决定性意义。

“小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