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纨绔遇清风:衍之与清沅 > 第59章 向深渊发送 “问候”

第59章 向深渊发送 “问候”(2 / 2)

能覆盖整个北大西洋的深海区域,设备最先进,探测深度达

米)协助监测全球深海信号,尤其是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沟区域 ——

谁也不知道这个网络还有多少‘节点’,万一其他节点被激活,后果不堪设想,我们谁都承担不起。”

“我已经向总部申请了,他们同意共享情报。”

科林的声音里松了口气,还有一丝庆幸,“陆,这次我们是一条船上的人,谁也不想看到核弹在东海爆炸 ——

那会毁掉整个西太平洋的海洋生态,至少 10 年恢复不了;

而且我们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还在太平洋巡航,

万一被辐射波及,艇上 134 名船员就完了。我不想看到更多人死,尤其是无辜的人。”

豪赌:向深渊发送 “问候”

结束通讯后,陆衍之立刻召集核心团队在会议室开会。

椭圆形的会议桌旁,每个人的脸上都很凝重,像蒙了一层霜 ——

桌面上放着核爆影响图、b-2 轰炸机轨迹图和深海网络推测图,红色的标记点像一颗颗危险的炸弹,密密麻麻地分布在地图上,连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现在有三个选择。”

陆衍之的手指敲着桌子,发出 “笃笃” 声,声音不大,却像锤子一样敲在每个人心上,

“第一,撤离 —— 我们带着数据离开,让国炸了这片海域,但这样会毁掉东海生态,还会让‘深海网络’的线索永远消失;

第二,攻击 b-2 轰炸机 —— 这等于直接和国开战,他们的太平洋舰队就在附近,一旦开火,可能引发全面冲突,无数人会丧命;

第三,和深海网络沟通 —— 告诉它我们没有恶意,也警告它国要引爆核弹。”

第三个选择一说出来,会议室里立刻响起了小声的议论 ——

“这太疯狂了”

“我们根本不知道它能不能理解”

“万一被当成攻击信号怎么办”。

小李甚至摇了摇头:“指挥官,这简直是豪赌,我们没有任何‘沟通’的经验,万一失败……”

“但前两个选择都是‘死路’。”

陆衍之打断了他,目光扫过众人,从路屿通红的眼睛,到小李疲惫的脸,再到老周紧绷的嘴角,“撤离会让我们失去解开深海秘密的机会,还会毁掉海洋生态;

攻击会引发战争,死的人更多。只有沟通,还有一丝希望 —— 既然这个网络有‘智能’,能回应信号,那它就可能理解我们的意图。”

“我同意指挥官的想法。”

路屿第一个表态,眼睛里闪过一丝狂热,像看到了希望的光。他推了推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吓人,手指在桌面上快速比划着,像在画信号图:

“沟通的关键是‘语言’—— 如果把深海网络看作一个‘系统’,那它的‘语言’就是信号:能量信号、光信号、声学信号。

我们有那个多面体装置,它是网络的‘接口’,就像电脑的 USb 接口一样,我们可以用它模拟网络能识别的信号,发送信息!只要模拟得够像,它就能看懂!”

“对!就用那个装置!”

陆衍之拍板决定,手掌重重按在桌面上,发出 “啪” 的一声响,“路屿,你带技术组立刻分析装置的信号模式,制造一个模拟器 ——

时间不多了,b-2 轰炸机还有不到 1 小时就到目标空域,我们没有时间犹豫。”

他顿了顿,补充道:

“信息内容分两部分:

第一,用最简单的二进制代码表示‘非敌对’—— 参考 1974 年阿雷西博信息的格式。

阿雷西博信息是人类第一次向宇宙发送的结构化信息,用二进制表示数字、dNA 结构、人类外形等基础信息,当时轰动了全世界;

我们可以用 0 重复发送,代表‘我们没有威胁’,重复 10 次,每次间隔 2 秒 —— 深海信号传播速度是 1500 米 \/ 秒,比空气中快 4 倍,但为了确保它能收到,必须重复发送。”

“第二,警告它们国要引爆核弹,用

代表‘危险’。”

陆衍之的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这个代码不是随便选的 —— 之前‘海龙 -3’记录到,子体攻击前曾发送过

的信号,说明这是‘危险’或‘警告’的含义,不会错。

我们要让深海网络知道,有‘威胁’正在靠近,而我们不是威胁。”

这是一场豪赌 —— 没人知道深海网络会不会误解信号,甚至把 “警告” 当成 “攻击”。

如果信号引发 “守护者” 反击,“利维坦” 可能会立刻返回,甚至激活更多子体,到时候不仅救援艇会被摧毁,指挥中心所在的船只也可能遭殃,所有人都会死在这片海里。

但路屿没有犹豫,立刻带着技术组冲进了实验室 —— 他们没有时间害怕,只能往前冲。

实验室里,那个多面体装置已经被放在了特制的钛合金支架上,支架上还缠着防震棉,怕航行中颠簸碰坏;

周围摆满了 24 个传感器(包括温度、湿度、能量波动传感器),采样频率每秒 1000 次,能捕捉到最细微的信号变化;

屏幕上实时显示着装置的各项参数:温度 20c,湿度 45%,能量波动 0.1 微伏,处于休眠状态,像个沉睡的巨人。

技术组用了 3 个小时才破解了装置的基础信号模式 ——

他们发现装置内部有一层 0.5 毫米厚的类似 “神经突触” 的生物组织,半透明的,像果冻一样,用显微镜能看到里面的 “信号通道”;

当能量通过时,组织会产生特定频率的波动,就像人类的神经传递信号,一跳一跳的,频率正好是 3-5 赫兹。

“我们需要制作一个模拟器,能产生和这个组织一样的波动。” 路屿指着显微镜下的组织图像,对材料工程师小赵说,

“材料必须导电、有柔韧性,还要能承受一定的压力 ——tc4 钛合金应该可以,它的导电性好,柔韧性也不错,之前造模拟潜航器用的就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