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水下巨物(2 / 2)

“小狼狗,” 陆衍之转向角落的操作区,那里的蓝光映得路屿的脸像块冷玉,连灰色卫衣帽檐下的碎发都泛着青;

这个 20岁的天才程序员,曾凭借自主研发的 “动态声纹识别系统” 在 2024 年 3 月立下功劳:

当时一艘国 “弗吉尼亚” 级核潜艇试图伪装成民用科考船的噪音(将螺旋桨转速降至 80 转 \/ 分,模拟科考船的推进系统);

路屿的系统捕捉到螺旋桨叶片的细微磨损频率(15hz,与 “弗吉尼亚” 级的出厂参数完全匹配),识破伪装的成功率达 92%,为舰队追踪争取了关键时间。

“把所有算力集中到两点:

第一,用‘动态特征提取算法’解析‘利维坦’的声纹,重点捕捉推进器叶片的磨损痕迹(叶片磨损会产生独特的频率波动,比如某片叶片有缺口;

会在 12hz 处产生谐波,可反向推断制造工艺与使用时长)、舱体接缝的震动频率(不同国家的焊接工艺不同,震动频率差异可达 2-3hz),对比全球海军数据库;

尤其是国‘海神之矛’项目、俄罗斯‘别尔哥罗德’级核潜艇(排水量 2.4 万吨,是目前全球最大核潜艇,主要用于搭载无人潜航器)的技术参数;

第二,启动‘频谱嗅探’程序,监控 300 公里内 1.2-18Ghz 的所有电磁频段,这个频段覆盖了军用战术通讯的核心范围, 国海军常用的 1.5Ghz 战术频道(用于舰潜通讯);

横须贺港的 A 级加密通讯(传输速率 512Kbps,采用 3dES 加密算法)都在其中,我要知道有没有人在远程操控这个东西。”

路屿的手指在机械键盘上敲出密集的脆响,像暴雨打在铁皮棚上,每一次敲击都伴随着屏幕上数据流的闪烁 ——

他使用的是 “天河 - 2A” 军用算力集群的分支节点,算力达 10pFlops(每秒 10 万亿次浮点运算,相当于 10 万台普通家用电脑的算力;

普通科研机构的算力仅能达到 0.1pFlops),处理声纹比对时,能同时与 1000 个数据库样本进行匹配。

“明白!声纹比对已经跑了 30%,刚才截到一段国‘锁眼 - 12’卫星的异常跳频信号 ——‘锁眼 - 12’是光学侦察卫星,平时只传输图像数据;

这次却在传输加密指令,用的是‘雪花 - 256’加密算法(该算法是国军方 2023 年启用的新加密标准,密钥长度 256 位,破解难度是旧标准‘雪花 - 128’的 8 倍);

正在用‘彩虹表’暴力破解 —— 常规家用电脑破解需 24 小时,咱们的集群预计 5 分钟出结果!”

他说话时眼睛没离开屏幕,手指仍在飞快敲击,键盘上的键帽已被他磨得发亮,那是过去一年里无数次通宵工作留下的痕迹。

就在这时,通讯兵李娜突然举起手,声音带着绷断的急促:

“指挥官!加密通讯频道接入请求,代号‘信天翁’,是 S 国科林少校的专线!”

她的额角渗着汗珠,左手紧紧攥着通讯器 —— 这个专线是 2024 年 5 月中俄 “海上联合 - 2024” 演习时建立的:

当时两国舰队在日本海海域进行联合反潜演练,为了确保情报实时共享,专门搭建了采用 “极光” 加密协议的通讯链路,抗截获率 99.9%,仅用于紧急情报共享,从未在非演习期间启用过。

李娜的指尖有些发抖,她清楚这个专线的分量 —— 上次启用时,是发现了一艘不明国籍的间谍船。

陆衍之皱了皱眉 —— 这个时间点的联络太过反常,像在紧绷的弦上又加了一道力。

他快步走进独立的加密隔间(该隔间采用多层电磁屏蔽材料,可抵御 1000V\/ 的电磁干扰,即使外面发生强电磁脉冲,内部通讯也能正常运行),按下接通键。

屏幕亮起的瞬间,科林少校的脸便跳了出来,他的左眼下方有一道新的疤痕(后来科林解释是追踪 “暗网联盟” 时被碎片划伤);

背景是 S 国海军北部舰队的作战室,墙上的战术屏还亮着东海海域的电子地图,标注的红色区域与我方完全重合;

连 c-7 区的深海槽轮廓都精确到了米级,显然他们也在密切关注这片海域。科林没有多余的寒暄,语速快得像打机关枪:

办公室的空调还在吹着温吞的风,裹着电子设备散出的微热气息,陆指尖刚触到冷掉的咖啡杯沿;

杯底还留着圈浅褐色的渍,是早上没喝完的速溶 ——

就被小张急促的脚步声钉住了动作。对方攥着张皱巴巴的打印纸,额角的汗把刘海浸得发黏,一进门就喘着气喊:

“陆,我们刚刚破译了三组‘暗网联盟’的卫星通讯!”

陆捏着杯柄的指节紧了紧,鼻腔里还飘着速溶咖啡的焦香,却突然想起去年九月那则通报:北大西洋的风浪卷着挪威渔船的求救信号飘了三天;

十二艘船偏了整整十海里,后来搜救队发回的照片里,渔网上挂着的全是冰冷的海草,船员裹着湿透的救生衣,在电台里的声音抖得像要碎了 ——

这联盟干的事,他到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心口发沉。

“S 国海军追去冰岛附近,炸了个无人基站才截到这些加密数据。”

小张把打印纸拍在桌上,指尖点着上面模糊的卫星截图,纸边被他攥得发卷,“你看这儿,基站残骸还冒着烟呢,像素糊归糊,能看见地面上的焦黑印子。”

陆俯身凑过去,冷白的屏幕光映在他眼底,手指无意识地在键盘边缘摩挲 —— 键盘缝里还卡着点前几天吃的饼干渣,是他熬夜时随手掰的 ——

那是 “暗网联盟” 的通讯碎片,一行行代码跳得刺眼。

小张突然扯过另一块屏幕,调出 “宇宙 - 2554” 的参数界面,合成孔径雷达的图标闪着绿点,“就是这颗极地轨道卫星,你记得吧?”

他的指尖在屏幕上划着,指甲盖还沾着点油墨,

“搭载的雷达能穿透云层,海面分辨率一米 —— 上次我们查北太平洋的货船轨迹,全靠它拍的清晰图。”

陆的目光落在屏幕跳出来的影像碎片上,能看见海面泛着细碎的白浪,雷达扫描的红线一点点划过,他喉结动了动,指尖蹭过键盘上磨得发亮的回车键,忽然觉得掌心有点发潮。

办公室里的打印机刚好停了,刚才嗡嗡的运作声一断,空调的低鸣倒显得格外清楚。小张的声音突然沉下来,汗湿的衣领贴在脖颈上;

他往陆这边凑了凑,打印纸上的油墨味混着他身上的汗味飘过来:“现在三组通讯拆完了,再结合卫星刚传回来的影像……”

他顿了顿,陆指尖顿在键盘上,那杯冷咖啡的残温早散了,杯壁凝着的水珠滴在桌角,打湿了张写着 “记得换咖啡滤纸” 的便签。

陆抬头时,看见小张眼底的凝重像化不开的墨,办公室外走廊里传来保洁阿姨推清洁车的轱辘声,轻轻一下,却让空气更沉了。

“有个坏消息。” 小张的声音压得很低,陆攥着杯柄的手又紧了紧,杯沿的凉意透过指尖渗进来,比空调风还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