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溟仙子离去后,忘尘竹海重归寂静。月光清冷,透过层层竹叶,在铺满落叶的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陈默躺在厚厚的竹叶上,感受着体内那股温和却磅礴的生机之力如同甘泉般流淌,所过之处,撕裂的经脉被缓缓滋养接续,枯竭的丹田气海也泛起微澜,连那濒临熄灭的神魂之火,都稳定了下来,不再摇曳欲熄。
这力量精纯至极,远超他以往接触过的任何疗伤圣药,更带着一种润物无声、契合自然道韵的玄妙意境,仿佛能直接补充生命本源。仅仅是片刻功夫,他之前连动弹一下都撕心裂肺的剧痛便减轻了大半,虽然距离痊愈还差得极远,但至少脱离了即刻毙命的险境。
“竹溟……仙子……”陈默在心中默念这个道号,思绪纷杂。此人修为深不可测,一眼看穿他的根脚伤势,出手相助却又透着疏离,将她留在这片看似与世隔绝的竹海,究竟意欲何为?是如她所言,仅是机缘巧合下的援手,还是另有所图?
他强压下心中的疑虑与对林薇、赵溟安危的焦灼,深知当务之急是尽快恢复一定的行动力。他摒弃杂念,全力引导着竹溟仙子渡入的生机之力,配合星残道袍传来的微弱星力,以及胸口太阳符文残存的金煞本源,小心翼翼地修复着千疮百孔的身体。
这一次入定,便是整整三日。
三日后,当晨曦再次透过竹叶洒落时,陈默缓缓睁开了眼睛。虽然脸色依旧苍白,气息微弱,但双眸中已重新有了一丝神采,身体虽然依旧虚弱,但至少已经能够勉强坐起,进行简单的活动。
他检视自身,情况依旧不容乐观。经脉如同干旱大地刚刚迎来细雨,只是表面滋润,内里依旧脆弱不堪,稍有灵力冲击便会再次崩裂。丹田气海空空荡荡,原本凝练的金煞之力十不存一,只剩下几缕游丝。最麻烦的是识海,神魂之伤恢复最慢,依旧混沌一片,“心眼”彻底封闭,无法动用。而最根本的问题——心灯已碎。镇魂灯是他守夜人传承的核心,心火之源,如今灯碎火熄,不仅让他实力暴跌,更意味着传承根基受损,前路几乎已断。
竹溟仙子所言非虚,即便肉身伤势痊愈,他也不过是个空有境界、却无相应实力的废人。想要恢复旧观,乃至更上一层楼,难如登天。
一股深沉的无力感涌上心头,但很快被他强行驱散。他想起静虚前辈的托付,想起墨师、柏师、温不弃前辈的生死未卜,想起离散的林薇和赵溟,想起玄天子与冥骨的阴谋……他不能就此沉沦!
“必须去见她。”陈默挣扎着站起身,身体一阵摇晃,他扶住身旁一根粗壮的翠竹才稳住身形。竹溟仙子让他伤好后去“听竹小筑”,那里或许有他需要的答案,或者……一线生机。
他辨认了一下方向,昨日竹溟仙子消失时,目光所向似乎是竹海更深处的南方。他深吸一口气,拖着虚弱的身躯,一步一顿地朝着那个方向走去。
竹海深邃,古竹参天,空气中弥漫着令人心静的竹香与灵气。沿途可见一些散发着微弱灵光的奇异菌菇和草药,显然并非凡俗之地。陈默走得很慢,每走一段路便需停下来喘息片刻,感受着竹海间那股宁静祥和、远离尘嚣的自然道韵,心中的焦躁也渐渐平复了几分。
约莫行了一个时辰,前方传来潺潺的流水声。穿过一片格外茂密的凤尾竹林,眼前豁然开朗。
一条清澈见底的山涧蜿蜒而过,水声淙淙。山涧旁,几间简陋却雅致的竹舍依水而建,竹篱环绕,舍前一片空地,摆放着石桌石凳。一名白衣女子正背对着他,坐在水边一块光滑的青石上,赤着双足浸在清凉的溪水中,手中拿着一卷泛黄的竹简,正静静阅读。正是竹溟仙子。
她似乎并未察觉陈默的到来,或者说并不在意。晨曦洒在她身上,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边,与周围的翠竹、清溪构成一幅绝美的画卷,宁静得不似凡间。
陈默停下脚步,不敢打扰,只是静静站着,调整着呼吸。
片刻后,竹溟仙子合上竹简,并未回头,清冷的声音随风传来:“能走到此处,看来恢复了些许元气。过来坐吧。”
陈默依言,缓步走到溪边,在离她数步远的一块石头上坐下,恭敬道:“晚辈陈默,多谢前辈救命之恩。”
竹溟仙子转过身,清澈的眸子落在他身上,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表情:“举手之劳。你的韧性,倒是出乎我的意料。寻常修士受此重创,心神早已崩溃。”
陈默苦笑一声:“晚辈心有挂碍,不敢言弃。” 他顿了顿,鼓起勇气问道:“前辈,晚辈冒昧,此地……究竟是何处?前辈与巡天一脉,与守夜人,可有渊源?”
竹溟仙子目光投向潺潺溪水,淡淡道:“忘尘竹海,乃一处上古遗留的洞天碎片,游离于世外,非有缘不得入。我于此避世清修,已不知岁月。至于巡天与守夜……”
她微微停顿,眼中似有一丝追忆之色掠过,随即消散:“算是……故人之后吧。星残子,乃我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