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带着一种近乎粘稠的质感,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吞咽历史尘埃。壁灯投下的摇曳光影在墙壁上舞动,映照着那些描绘西王母与周穆王会面的古老壁画——西王母身披羽衣,手持玉杯,周穆王则躬身行礼,背景是云雾缭绕的昆仑山。这间密室并不宽敞,约莫十五米长、十米宽,由光滑的黑曜石砌成,石面反射着微光,仿佛蕴藏着无数未言之秘。地面铺着磨损的石板,缝隙间积着薄薄的灰尘,踩上去发出细微的沙沙声,显示这里已尘封多年。天花板上悬挂着几盏青铜油灯,火焰跳跃着,散发出淡淡的松脂香,混合着一丝霉味和金属锈蚀的气息。但整个空间却弥漫着一股无形的压力,仿佛历史的重量正悄然压向每一个在场的人,连墙壁上的壁画都似乎在低语,诉说着千年前的盟约与背叛。
这些壁画...比我见过的任何周代遗迹都要精美。孙雪轻声说道,她的手指轻轻拂过壁画表面,你们看西王母羽衣上的纹路,这是典型的西周早期风格,与1976年陕西周原遗址出土的青铜器纹饰如出一辙。
姬昭在听到孙雪对壁画长生协议的解读后,明显变得焦躁起来。他的呼吸急促,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双手不自觉地握紧又松开,指甲几乎掐入掌心。眼神游移不定,时不时瞟向密室深处的一扇暗门——那扇暗门隐藏在壁画的一角,由一块不起眼的石板构成,边缘雕刻着细微的云纹,若不仔细看,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壁画的一部分。姬昭的异常反应并非偶然;作为研究周朝历史的学者,他自称是姬姓后裔,但我们的调查早已暗示,他可能与壁画中的铁面人有更深的联系。据《周史杂记》记载,姬昭一族在周穆王时期担任神秘侍卫,世代守护长生秘密,但代价是隐匿真容,背负永恒的契约。孙雪的解读触及了这些核心,显然戳中了姬昭的痛处,仿佛一把钥匙,打开了尘封的记忆之门。
姬教授,你还好吗?何甜甜关切地问,她快步走近姬昭,声音轻柔中带着担忧。何甜甜是团队中的年轻成员,天性善良,但对历史的神秘面纱总是充满好奇。她穿着一件轻便的探险服,背包里塞满了笔记本和相机,记录着每一次发现——从埃及金字塔到玛雅神庙,她总是用科学方法记录超自然现象。你的脸色看起来不太好,是不是这里的空气太闷了?或者,这些壁画让你想起了什么?她试图用轻松的语气缓解紧张,但姬昭的反应却让气氛更加凝重。
何甜甜补充道:我在大学时选修过心理学课程,研究表明,密闭空间和古老符号会触发潜意识恐惧。比如,在2019年的一项考古心理学调查中,70%的学者在接触家族相关遗迹时,会出现心率加速和出汗症状。你是不是也有类似感受?
姬昭强作镇定,挤出一丝勉强的笑容,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没、没事,只是有些震撼。这些古老的传说总是让人心生敬畏,你不觉得吗?西王母与周穆王的故事,我在学术论文中读过不少,但亲眼看到壁画,还是第一次。它让我想起年轻时在图书馆翻到的那些手稿,比如《穆天子传》的残卷,描述周穆王西巡的壮举,但从未提及如此血腥的献祭。
他的话语虽然平静,但声音微微颤抖,透露出内心的不安。更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右手不自觉地摸了摸胸口,仿佛那里藏着什么秘密——或许是一枚护身符,或与铁面人相关的信物。
姬昭低声喃喃:你们知道吗?在周朝,献祭不仅仅是仪式,它还涉及到天地平衡。据《周礼·春官》记载,活人献祭用于通神明,保社稷,但代价往往是血脉的诅咒。我的家族...不,我只是个学者,不该多想这些。他的辩解显得苍白,仿佛在试图说服自己。
孙雪若有所思地接话:确实如此。根据《西周金文集成》的记录,周王室确实存在一套完整的祭祀体系。比如在着名的铭文中,就明确记载了用祀于天的仪式。不过...她停顿了一下,目光锐利地看向姬昭,这些记载往往隐去了最关键的部分——执行这些仪式的铁面人。
就在这时,龙渊已经不动声色地移动到了暗门附近。龙渊是团队中的武术专家,身法轻盈如猫,他身着黑色劲装,腰间佩着一把古朴的长剑,剑柄上雕刻着龙纹,在灯光下泛着冷光。他的动作几乎无声,右脚轻轻踏在暗门前的石板上,右手则悄然按在剑柄上,目光如鹰隼般锁定姬昭。
与此同时,张起灵也微微调整了站位,他从壁画的另一侧缓步靠近,与龙渊形成夹击之势。张起灵身穿深色长袍,面容冷峻,眼神深邃,仿佛能看透一切虚妄。他的存在总是带来一种莫名的安全感,但此刻却加剧了密室的紧张氛围。两人默契十足,显然在预防潜在的威胁——根据我们之前的经历,暗门后可能隐藏着与长生协议相关的危险,或是姬昭试图掩盖的真相。
龙渊低声对张起灵说:他的能量场不稳定,暗门后可能有陷阱。记得我们在云南古墓遇到的机关吗?那次也是因为触动了类似契约,导致地脉爆发。
张起灵微微颔首,回应道:契约之力不容小觑。历史上,许多追求长生者都付出了代价,比如明代的嘉靖皇帝,他沉迷炼丹,最终因汞中毒而亡;又如古埃及法老,他们建造金字塔以求永生,但陵墓中常发现殉葬者的遗骸。姬昭若与铁面人有关,他可能正在经历契约的反噬。
我暗中启动系统扫描姬昭,全息界面在眼前展开,显示出一系列数据流。系统检测到他的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波动:心率从正常的70次\/分钟骤升至120次,血压升高至140\/90 hg,肾上腺素水平激增到基准值的三倍。更令人震惊的是,能量读数远非常人——他的生物场显示出高频振荡,类似于我们在古墓中遇到的地脉共鸣现象。
据数据库记载,这种异常通常与古老契约或超自然力量绑定,例如在秦始皇陵的考古中发现,一些陪葬者的遗骨带有奇异的能量残留,可能与方士的炼丹术有关。数据还显示,姬昭的dNA序列中有罕见的突变片段,与周朝贵族墓葬中出土的样本相似——例如,1976年陕西扶风周原遗址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中,提到铁面卫血脉的特殊性,这进一步印证了他与铁面人血脉相连的假说。
系统提示:警告:目标能量波动与契约激活模式匹配,可能引发空间不稳定。
姬教授,我故意问道,声音保持平稳,以试探他的反应,你对这些记载有什么看法?孙雪的解读似乎触动了你。作为历史专家,你应该对西王母和周穆王的传说有独到见解吧?比如,铁面人在协议中扮演什么角色?是否像某些文献所说,他们是契约的守护者,确保长生代价不被逃避?
我引用了一些学术案例,例如在《山海经》的注释中,铁面人被描述为不死之卫,但代价是永世孤独;又或者,在汉代帛书《西王母传》中,提到周穆王献祭后,铁面人负责监督血祭轮回,以维持天地平衡。我还补充了现代研究:根据2021年《考古科学杂志》的一篇论文,周朝献祭仪式可能涉及表观遗传机制——祖先的经历通过dNA影响后代,这或许能解释你的反应。
姬昭勉强笑道,眼神闪烁不定:都是传说而已,当不得真...历史总是被后人美化或扭曲,不是吗?我在大学教书时,常对学生说,神话是古人用来解释未知的工具,但现实往往更简单。或许这壁画只是艺术创作,铁面人不过是装饰性的元素。
他的辩解显得苍白无力,因为他的身体语言出卖了他——他的脚尖微微转向暗门,肩膀紧绷,仿佛随时准备爆发。
何甜甜忍不住插话:可是姬教授,如果只是传说,为什么你的反应这么强烈?我读过一些心理学研究,当人面对触及潜意识的事物时,会出现生理应激反应。数据显示,在考古现场,许多学者在面对家族秘史时,都会表现出类似症状。她引用了现代科学数据,试图理性分析,但这反而让姬昭更加不安。
他急促地反驳:甜甜,你不懂!这些不是数据能解释的——我年轻时在洛阳考古队,亲眼见过类似的壁画,那次探险中,我的导师就因为触碰契约而失踪了!这些秘密会吞噬人!
孙雪站在一旁,双手抱胸,眉头紧锁。她作为团队的历史顾问,知识渊博,常能从古籍中挖掘出深层次的信息。姬教授,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传说,她缓缓说道,根据《周礼》和出土青铜器铭文,周穆王时期的献祭仪式有严格规定,活人献祭用于目的,可能与长生协议直接相关。例如,在1978年陕西周原遗址的发掘中,考古学家发现了祭祀坑,其中的人骨与玉器共存,证明献祭是贵族仪式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