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沉默的交流(2 / 2)

是惺惺相惜。我纠正道,目光却愈发凝重,但这种情况极不寻常。

能让龙渊如此快速认可的人,张起灵的实力恐怕远超我们想象。我回忆起三个月前在江南武林大会上的见闻:龙渊以一式流星追月连败七名剑术高手,却在对决武当长老清虚子后坦言天下能入我眼者不过三五人。而如今,他竟对一个来历不明的刀客给出如此评价。

更让我在意的是他们刚才展现出的那种默契。根据行为学理论,人类在高压环境下的配合需要经过四个阶段:试探、调整、适应、默契。英国特种空勤团的研究报告显示,即使是训练有素的特种部队,也至少需要数周的共同训练才能达到第三阶段。而龙渊和张起灵,从初次相遇到现在不过72小时。

你在想什么?何甜甜碰了碰我的手臂,从刚才开始就一言不发。

我压低声音:记得我们之前在敦煌墓葬中发现的那对守墓人骨骸吗?

你说的是那对保持着战斗姿态的骷髅?专家通过骨骼分析说他们可能是兄弟,因为骨骼结构显示他们从小接受同样的训练,连肌肉附着点的磨损都几乎一致...

没错。我点头,但龙渊和张起灵的出身背景截然不同。根据资料,龙渊自幼在江南龙家长大,而张起灵最早出现在长白山的记载是十五年前。这种程度的默契,除非...

除非什么?

我没有说下去,因为一个惊人的猜想正在我脑海中形成。古籍《武经总要》中记载,某些武学流派传承着特殊的感应能力,修习者之间会产生一种超越言语的理解。但这种心剑相通的境界只是传说中的记载,现代武术研究普遍认为这只是古人夸张的说法。

通道另一端,龙渊忽然做了一个奇怪的手势——右手拇指与食指圈成环形,其他三指伸直。而几乎在同一时刻,张起灵微微侧头,左手在刀柄上轻轻敲击了三下。

他们在交流?何甜甜惊讶地睁大眼睛,这是什么暗号?

一种古老的战斗手语。我解释道,我在一些残破的武学典籍中见过类似的记载。拇指与食指成环代表,三声敲击表示三个方向。但这种交流方式应该已经失传数百年了。

就在这时,通道深处传来细微的爬行声,显然刚才的战斗惊动了更多的古楼生物。根据声音判断,这次来的不止一只,而是从三个方向同时逼近。龙渊和张起灵同时转向声音来源,这一次,他们甚至没有交换眼神,就默契地调整了阵型——龙渊前移三步,占据通道较宽处;张起灵则后撤,守住一个易守难攻的拐角。

准备迎敌。龙渊简短地说,这是十分钟内他说的唯一一句话。

张起灵没有回应,但我看见他握刀的手指重新收紧,那双总是古井无波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战意。这种细微的表情变化,若非长期观察根本难以发现。

何甜甜紧张地抓住我的胳膊:这次来的好像不止一只...听声音至少有五只以上。

我点头,从背包中取出强光手电和防护面罩。作为考古队员,我们虽不直接参与战斗,但也需要做好自保准备。我快速检查了一下装备,将一把特制的声波驱散器递给何甜甜:如果情况失控,就用这个。频率已经调到对幽蝠蝎最有效的范围。

望着那两道即将再次并肩作战的身影,我忽然明白,有些交流确实无需言语。在这危机四伏的古墓深处,两位绝世高手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完成了一场沉默的对话。剑与刀的共鸣,呼吸与心跳的同步,这些比任何语言都更能传递信任与理解。

暗处,更多的荧光纹路开始亮起,窸窣作响的声音由远及近,空气中弥漫开一股刺鼻的腥味。新一轮的战斗,一触即发。龙渊的剑尖微微上扬,张起灵的刀锋斜指地面,两人的姿态看似随意,实则已经进入了最佳临战状态。在这条千年古墓的通道里,一场无声的默契正在上演,而这场沉默的交流,或许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加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