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两人踏入古楼门槛的瞬间,仿佛穿越了一道无形的屏障。从外面看,这座古楼不过是一座普通的古代建筑,但内部空间却广阔得令人难以置信,完全违背了常理认知。龙渊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只见身后的门框依然清晰可见,但门外原本应该存在的山林景色却变得模糊不清,仿佛隔着一层流动的水幕。
这是...龙渊的声音中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惊,空间扭曲?
张起灵微微颔首,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四周:古代堪舆术中记载的须弥纳芥子。看来建造这座古楼的人,在空间运用上的造诣远超我们的想象。
阴冷的气息扑面而来,那不是寻常山间的寒意,而是一种能够渗入骨髓的冰凉,仿佛连灵魂都要被冻结。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特殊的金属气味,混杂着千年尘埃和某种不知名的草药香气。
这味道...龙渊轻声道,他的声音在空旷得诡异的大厅中显得格外清晰,像是青铜和某种草药混合的气味,还带着一丝...血腥味?
张起灵微微颔首,目光始终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是古代常用的防腐配方,其中加入了朱砂和犀角粉。这座古楼至少有三千年历史。
龙渊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三千年,那该是何等遥远的年代?那时候连文字都还处在萌芽阶段,怎么可能有人掌握如此高超的建筑技艺?他环顾四周,只见墙壁上布满了奇特的纹路,在微弱的光线下若隐若现。那些纹路并非简单的装饰,而是一种从未见过的文字与图案的交织,时而如流水般柔和,时而如刀锋般凌厉,仿佛蕴含着某种古老的力量。
这些纹路...龙渊正要伸手触摸,却被张起灵一把抓住手腕。
别碰。张起灵的声音依然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警告,这些是古代祭祀用的咒文,每一道都蕴含着特殊的力量。2015年,西北考古研究所在甘肃发现过类似的纹路,当时有三个研究员因为擅自拓印,至今还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
龙渊急忙收回手,这才注意到墙壁上的纹路似乎在缓缓流动,如同活物一般。他想起自己在古籍中读到的记载:某些古老的咒文确实具有生命力,能够感知外界的动静。
微弱的光源来自墙壁上镶嵌的夜明珠,它们按照某种特定的规律排列,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这些夜明珠散发出的光芒带着淡淡的青色,给整个空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根据《古代建筑考》记载,商周时期的祭祀场所常用夜明石照明,这些石头的排列往往对应着天上的星宿。龙渊回忆着自己读过的典籍,但这里的排列方式,我从未见过。
张起灵的目光始终在观察着四周的动静:这是失传已久的幽冥七星阵,据说是专门用来镇压邪物的。《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记载,这种阵法曾经被用来封印上古凶兽。
两人小心翼翼地向前移动,脚下的石板发出细微的声响。大厅的穹顶高不可见,隐没在黑暗中,仿佛直通苍穹。四周矗立着十二根巨大的石柱,每根石柱上都雕刻着不同的神兽图案,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活过来。
左边第三步,有机关。张起灵突然出声提醒,声音在空旷的大厅中回荡。
龙渊及时收住脚步,低头仔细看去。地面上确实有一块石板与其他地方略有不同——颜色略深,边缘处有一道几乎看不见的缝隙。若不是张起灵提醒,他很可能就会踩上去。
好险。龙渊轻声道,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你是怎么发现的?
张起灵指向墙壁上的纹路:这些咒文的流向在这里有个细微的转折,说明地下有机关联动。而且...他蹲下身,用手指轻轻拂过石板周围的缝隙,这块石板的磨损程度与其他石板不同,显然经常活动。根据我的经验,这种机关通常连接着地下的毒箭或者尖刺陷阱。
龙渊仔细观察,果然如张起灵所说。他不禁佩服这位同伴的观察力,这需要何等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感知才能发现这些细节。
这里的每一处设计都有其意义。张起灵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厅中回荡,走错一步,可能就是万劫不复。
他站起身,指向远处的一具白骨:看到那具尸体了吗?三十年前,一队考古专家就是在这里丧生的。十二个人的队伍,只有一个活着出去,但也疯了。那个人后来在精神病院的墙上,用血画满了这里的纹路。
龙渊顺着张起灵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在昏暗的角落里看到一具倚墙而坐的骸骨,骸骨旁散落着一些锈蚀的考古工具。骸骨的姿势很是诡异,双手紧紧掐着自己的脖子,仿佛在死前经历了极大的恐惧。
幻心机关张起灵解释道,踩中错误石板的人会产生极其真实的幻觉,最终在恐惧中自尽。根据后来发现的考古日记记载,受害者会看到自己最害怕的事物。那个唯一活着出去的人,日记里写着他看到了已经过世的妻子在向他求救。
龙渊感到一阵寒意从脊背升起。他想起自己在古籍中读到的记载:古代一些重要的祭祀场所会设置心理机关,这些机关往往利用特殊的声波、光线,甚至是药物来影响闯入者的神智。
2018年,西北大学考古队在陕西发现过类似的机关。龙渊回忆道,当时他们在一个汉代陵墓中发现了能够产生次声波的石板,频率刚好能影响人类大脑的平衡区。参与那次考古的教授后来告诉我,那种感觉就像整个空间都在旋转。
张起灵点头:这里的机关更加精密。注意看地面石板的排列,它们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八卦图,但方位是颠倒的。
经张起灵提醒,龙渊这才发现整个大厅的地面确实是一个巨大的倒置八卦,每一块石板都对应着卦象中的一个方位。这种颠倒的排列在古代建筑中是极其罕见的,通常只在一些特殊的祭祀场所使用。
《周礼·考工记》中记载过这种布局,龙渊若有所思,称之为逆阴阳阵,据说是用来沟通阴阳两界的。东汉时期的方士左慈曾经在峨眉山布置过类似的阵法,但规模远不及这里。
张起灵没有回答,但他的眼神表明他同意这个判断。他从怀中取出一把特制的铜钱,轻轻抛向空中。铜钱落地后排列成一个奇特的图案,张起灵仔细观察着铜钱的方位。
乾位在左,坤位在右,他喃喃自语,果然是逆阴阳。这种布局会让整个空间的能量场产生逆转,难怪外面的罗盘会失灵。
龙渊注意到张起灵的眉头微微皱起,这是很少见的情况。通常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张起灵都保持着近乎冷漠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