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我心中一沉,“我们触发了应急机制!这个系统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古代工匠可能设置了反破坏装置,就像现代安全系统中的冗余备份。”
龙渊的剑气屏障剧烈波动起来,显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样下去不行!我必须全力维持屏障,你们想办法找到总控制装置!按照这个消耗速度,我最多还能支撑十分钟!”他的声音中透着一丝罕见的焦急。
孙雪快速分析着局势,她的目光在墙壁上飞快移动:“根据管道走向判断,控制中心应该在通道尽头。但我们至少还要通过五十米的距离!而且你们看,前方的喷口密度明显增加了——每平方米可能超过三十个喷口,这几乎是现代化学工厂的防护级别。”
“我有办法。”何甜甜突然从背包中取出几个银色的金属球,“这是特制的酸性烟雾弹,里面装着柠檬酸和稀盐酸的混合物,可以中和部分碱性雾气。不过效果只能维持三十秒,而且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大家记得憋气,别吸入太多!”
我立即制定计划:“甜甜投掷烟雾弹,龙渊趁机收缩防护范围节省体力,我们全速冲刺!记住,一定要在烟雾效果消失前通过最密集的区域!孙雪,你负责记录沿途的铭文,可能有关键线索。”
计划既定,我们立即行动。何甜甜精准地将三个烟雾弹投向不同方位,酸性烟雾与碱性雾气在空中激烈反应,产生大量中性盐颗粒如同雪花般落下,暂时清出了一条通道。龙渊适时收缩剑气屏障,我们如同离弦之箭向前冲去。
在冲刺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墙壁上的一些古老铭文在雾气间歇中若隐若现。“等等,这些文字...记载着这座古楼的来历!”
孙雪边跑边解读,她的呼吸已经有些急促:“上面说这座楼是古代炼丹师的实验室,这些碱性装置原本是用来处理炼丹材料的...特别提到了‘化金为水’的工艺...天啊,这里曾经是炼制‘玉液琼浆’的场所!《抱朴子》中记载,东晋炼丹家葛洪曾用强碱溶解黄金,制备所谓‘金液’,认为饮之可长生。但实际效果...嗯,大概率是致命的。”
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古代炼丹师经常使用强碱来处理矿物,特别是炼制所谓的“金液”时,需要用到浓碱来溶解黄金。这个发现让我们对这座古楼的用途有了全新认识——它不仅是防御工事,更是一个大型化学实验场。据《本草纲目》记载,明代李时珍曾警告“强水蚀骨”,可见古人对强碱的危害已有认知。
“注意脚下!”龙渊突然大喝一声,“前面的地面被腐蚀得很严重!”
我们低头看去,果然发现前方的石板已经被腐蚀得凹凸不平,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裂缝。透过裂缝,可以看见下方深不见底的黑暗。何甜甜打趣道:“这要是掉下去,估计连骨头都找不着了!比化尸粉还厉害!”
终于,在酸性烟雾效果消失前的那一刻,我们抵达了通道尽头。一扇厚重的石门挡在面前,上面布满了复杂的机关。石门中央雕刻着一个太极图案,周围环绕着八卦符号,每个符号都对应着一个机关按钮。
“让我来。”龙渊收剑上前,仔细观察着石门上的纹路,“这是个复合锁,需要同时激活三个机关。看这里的磨损痕迹,应该是坎、离、震三个卦位。”他的手指轻触符号,解释道,“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在炼丹术中,这分别对应溶解、加热和反应的过程。”
在龙渊破解机关的同时,我回头望去。通道中的碱性雾气仍在翻涌,但在我们刚才的破坏下,喷射已经变得杂乱无章。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让我们对这座神秘古楼有了更深的敬畏——古代的建造者不仅精通机关术,对化学知识的掌握也远超我们的想象。例如,北宋《武经总要》中记载了类似“火药方”的配方,但这里的碱液应用更显高明。
“轰隆——”
随着机关解开,石门缓缓开启,发出沉重的摩擦声。我们相视一眼,都知道前方的道路可能更加危险。但既然已经走到这里,就没有回头路可走。
“准备好了吗?”我深吸一口气,看向同伴们。面罩下的脸庞都带着疲惫,但眼神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龙渊握紧长剑,剑身上的符文微微发亮:“我的剑气消耗了大半,但还能一战。”何甜甜快速检查着剩余的装备,嘴里念叨着:“中和剂还剩三瓶,面罩滤芯需要更换了...希望前面别再来个酸雾区!”孙雪则已经拿出笔记本,借着门口的光线快速记录着刚才的发现:“这些铭文提到‘丹成而楼隐’,可能暗示实验室的核心区域还藏着更重要的东西。”
看着他们坚定的眼神,我知道,无论前方有什么在等待着我们,这个团队都能够共同面对。历史的尘埃下,真相往往比传说更惊人——这座炼丹实验室里,或许埋藏着古代科技失传的秘密。
新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但此刻我们还不知道,就在石门的另一侧,一个更加惊人的秘密正在等待着我们。这个延续千年的炼丹实验室里,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而张家先祖,又在这里进行了怎样不为人知的实验?或许,答案就藏在那片未知的黑暗中。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踏入了石门之后的未知空间。前方,是更深邃的黑暗,也是更诱人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