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湖底石门(2 / 2)

我看着荧光棒在门内发出稳定的光芒,深吸一口气:“走吧,小心行事。记住,我们是一个团队,任何发现都要共享。”

就在我们准备踏入青铜门时,远处突然传来一声尖锐的鸟鸣。我抬头望去,只见一只罕见的白鹳从湖面上空掠过,它的叫声在清晨的山谷中回荡,像是在发出某种警告。白鹳的羽毛洁白如雪,在晨光中格外显眼,它盘旋两圈后,向山林深处飞去。

龙渊眯起眼睛,手按在剑柄上:“这个时候出现白鹳,不太寻常。这种鸟通常栖息在湿地,但很少在清晨单独出现。我在云南边境执行任务时,当地人说白鹳是‘守灵鸟’,它的出现常预示危险。”

孙雪若有所思,快速翻动她的风水笔记:“在古代风水学中,白鹳被视为守墓之鸟。《葬书》有云:‘白鹳守阙,神道不孤’。这里果然不简单。可能这湖底建筑不仅是一个通道,还是一处陵墓或祭祀场所。类似地,在明孝陵的记载中,白鹳常出现在神道旁,象征守护。”

我握紧手中的手电筒,率先迈过了青铜门坎。门内的空气更加阴冷,墙壁上凝结着水珠,脚下的石阶湿滑难行。随着我们深入,身后的青铜门缓缓关闭,最终完全合拢,将外界的光线彻底隔绝。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下世界,只有手电光和墙壁上的微弱反光指引前路。

在强光手电的照射下,我们看到通道两旁的墙壁上绘着精美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似乎是在讲述某个古老的故事:有祭祀的场景,祭司们身着华服,手持铃铛,面对湖泊祈祷;有战争的画面,战士们与未知生物搏斗;还有人们建造巨大工程的景象,搬运巨石,雕刻图案。最令人惊讶的是,在其中的一幅壁画上,赫然描绘着九个铃铛和一道青铜门的图案,场景与我们刚才的经历如出一辙。

“这些壁画…”孙雪激动地抚摸着墙壁,她的手指轻轻划过颜料,“保存得相当完好,颜料用的是矿物彩,如朱砂、石青和雌黄,历经千年而不褪色。你们看这个人物的服饰,像是西周时期的样式——宽袖长袍,头戴冠冕。据考古发现,西周贵族常参与星象祭祀,这可能与张家的起源有关。”

何甜甜指着其中一幅壁画,兴奋地跳脚:“这个人手里拿着的,是不是和我们一样的铃铛?看,他站在湖边,湖水正分开!这画简直就是我们刚才的直播回放啊!”

我凑近细看,果然,壁画中一个身着华服的人正在摇动一串铃铛,而他面前的湖水正在向两侧分开。这幅画的细节惊人,连铃铛的纹路都清晰可见,仿佛在告诉我们:我们不是第一个踏上这条路的人。这让我想起爷爷的话:张家的使命是循环的,每一代人都可能重复相似的旅程。

龙渊突然停下脚步,举起手示意我们安静:“你们听,是不是有水声?”

我们屏息静听,果然听到远处传来潺潺的流水声,在这寂静的通道中显得格外清晰。与此同时,空气中开始弥漫着一股奇特的香味,像是檀香,又带着些许药草的气息,让人心神宁静却又警惕。

孙雪取出空气检测仪,屏幕上的数据稳定:“空气质量正常,氧气含量充足,这股香味应该是来自某种天然的香料。可能来自通道深处的植物或祭祀用品。在古埃及金字塔中,也常发现没药和乳香的残留,用于防腐和仪式。”

我们继续向前,通道开始变得宽敞,前方隐约可见点点亮光。随着我们越来越近,那些亮光逐渐清晰——竟然是镶嵌在墙壁上的夜明珠,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如同星空降临地下。夜明珠大小不一,最大的有鸡蛋大小,它们排列成星座图案,仿佛在指引方向。

何甜甜惊叹道,眼睛闪闪发光:“这些夜明珠每一颗都价值连城啊!据苏富比拍卖记录,一颗汉代夜明珠曾拍出千万高价。但这里居然有几十颗!张家先祖也太富有了吧?”

“不仅如此。”孙雪指着墙壁上的纹路,她的声音带着学术热情,“你们看这些纹路,实际上是一种古老的导向系统。在秦始皇陵的考古发现中,也见过类似的设计——用宝石和纹路组合成地图,引导后人。这可能是一种星图导航,结合了天文和地理知识。”

就在我们讨论之时,前方突然传来一声沉重的响声,像是某种机关被触发。我们立即警觉起来,龙渊已经拔出了随身的武器,剑身反射着夜明珠的光芒,散发出寒芒。

“小心,这里可能设有机关。”我提醒道,同时示意大家靠墙站立,“历史上许多古墓都有防御机制,比如图坦卡蒙墓的‘诅咒’,实则是细菌或机关所致。”

通道的尽头是一间宽敞的石室,石室中央摆放着一尊青铜鼎,鼎中盛满了清水,水面上漂浮着几片不知名的叶子,那奇特的香味正是从这里散发出来的。在石室的四面墙上,各有一扇石门,门上分别雕刻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图案,每个神兽栩栩如生,眼神凌厉。

孙雪仔细观察着四扇门,她的笔记本上快速画着草图:“这是按照四象方位排列的——东方青龙属木,西方白虎属金,南方朱雀属火,北方玄武属水。每扇门后可能通往不同的地方,或隐藏着不同的考验。在《鲁班书》中记载过类似的四象机关,需要按照特定的顺序同时开启四扇门,否则就会触发致命的陷阱。例如,错误顺序可能导致落石或毒气释放。”

我走到青铜鼎前,发现鼎内除了清水和叶子外,还有九个小小的凹槽,形状竟然与我们手中的铃铛完全一致。鼎身刻着密文,经孙雪解读,大意是:“九星归位,四象齐开,方见真章”。

“看来,我们需要再次使用这些铃铛。”我说着,将铃铛从怀中取出,它们在我的手中微微发热,仿佛在回应这里的能量。

就在这时,石室突然震动起来,顶部的灰尘簌簌落下。四扇石门上的神兽图案仿佛活了过来,它们的眼睛同时亮起不同颜色的光芒:青龙门泛起青芒,白虎门亮起白光,朱雀门赤光流转,玄武门黑光闪烁。与此同时,青铜鼎中的清水开始沸腾,水汽蒸腾而上,在石室顶部形成一片薄雾,雾气中隐约浮现出星图幻影。

“这是怎么回事?”何甜甜紧张地问,她躲到我身后,“我们是不是触发了什么?我好像听到齿轮转动的声音!”

龙渊警惕地环顾四周,剑尖指向地面:“我们可能触发了某个机关。我在古堡任务中见过类似设计——一旦能量被激活,就必须在限定时间内解决谜题,否则环境会恶化。大家保持移动,别站在一起。”

孙雪快速翻阅着她的笔记,声音急促:“在《鲁班书》中记载过类似的四象机关,需要按照特定的顺序同时开启四扇门。顺序通常基于五行相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但这里结合了九星,可能更复杂。我们需要结合铃铛和凹槽的对应关系。”

我看着手中的九个铃铛,又看了看鼎内的九个凹槽,突然明白了什么:“也许,答案就在这些铃铛和凹槽的对应关系上。爷爷的手札提到过‘星象配四象’,北斗九星对应四象方位,例如天枢星属青龙位。我们必须快速计算,否则……”

水汽越来越浓,石室的震动也越来越强烈,墙壁上的夜明珠开始闪烁,仿佛在倒计时。我们围在青铜鼎旁,头脑风暴着解决方案——何甜甜建议尝试随机组合,龙渊主张先试探一扇门,孙雪则在纸上演算星图。我深吸一口气,知道我们必须团结一致,才能揭开这千年之谜,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