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决策(1 / 2)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如同金色的丝线,穿过遮龙山上缭绕的薄雾,轻柔地洒在营地中央。篝火的余烬还在微微闪烁,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草木清香。经过一夜的休整,队员们脸上的疲惫虽未完全褪去,但眼中重新燃起的斗志却比朝阳还要明亮。

叶天站在一块平整的岩石上,身形挺拔如松。他环视着围坐在一起的队员们,目光在每个人脸上停留片刻,仿佛在确认大家的决心。

各位,叶天的声音沉稳有力,在清晨的山谷中回荡,经过虫谷这一战,我们不仅解除了诅咒,更重要的是明确了下一步的方向。四姑娘山,张家古楼——这就是我们接下来的目标。

王胖子揉了揉还有些惺忪的睡眼,打了个哈欠:老叶,四姑娘山可不小啊,听说主峰海拔六千多米,周围还有二十多座五千米以上的山峰。咱们这是大海捞针去?

这就是我们需要详细规划的地方。叶天点头,转向何甜甜,甜甜,你把掌握的情况跟大家详细说说。

何甜甜展开一张手绘的地形图,图纸上的线条精细而专业。根据我脑海中新觉醒的搬山秘术知识,结合我家祖传的笔记,四姑娘山区域确实隐藏着张家古楼的秘密。她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但具体位置...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需要我们在现场进行精准定位。根据记载,张家古楼最后一次出现在史料中是明朝嘉靖年间,距今已有五百年历史。

孙雪轻声补充道:我的能力或许可以帮上忙。到了那里,我应该能感知到古楼散发出的特殊能量场。上次在虫谷,我就隐约感觉到了类似的气息。

问题在于四姑娘山的地形极其复杂。龙渊低沉的声音响起,他站起身指着地图,那里是横断山脉东部边缘,海拔从两千多米直上六千多米,冰川、峡谷、高山草甸交错分布。根据中国登山协会的数据,该区域每年都会发生数十起登山事故。

他神色凝重地继续道:2018年就有一支专业登山队在幺妹峰失踪,至今未找到遗体。如果没有充分准备,贸然进入就是送死。

叶天赞许地点头:龙渊说得对。我们需要更精确的坐标,更需要完善的装备和计划。我记得去年国家地理杂志做过一期四姑娘山特辑,提到该地区的气候瞬息万变,可能一分钟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就暴雪封山。

何甜甜指着地图上的几个标记点:我脑海里的新知识,包括一些分山掘子甲的使用方法和陵谱研究技巧,应该能帮助我们在山区定位。根据《蜀中陵谱》记载,张家古楼很可能隐藏在幺妹峰东侧的某个冰川峡谷中。

分山掘子甲?小陈好奇地凑近,这是什么技术?听起来很神秘。

这是一种古老的探墓技法。何甜甜解释道,通过观察山体走向、岩石构造、植被分布等自然特征,来判断地下是否有古代建筑。比如,如果发现某处植被生长异常茂盛,可能意味着地下有建筑物影响了土壤结构。

她继续详细说明:配合我家的陵谱研究,可以大大缩小搜索范围。我记得祖父的笔记里记载,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有人用这种方法在昆仑山找到过一座西夏时期的古墓。

王胖子挠头:这么说,咱们得先在四姑娘山来个地质考察?这可比倒斗文雅多了。

可以这么理解。叶天接过话茬,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专业的高海拔登山装备。四姑娘山区域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可达三十度以上。没有合适的装备,我们连山都上不去。

龙渊开始清点现有的装备:我们现有的装备主要适用于热带雨林环境。需要补充冰镐、冰爪、高山帐篷、防寒衣物、氧气瓶等专业登山装备。另外,还需要准备至少两周的食物和燃料。

他拿出笔记本详细记录:根据登山装备标准,我们需要每人配备:-40°c防寒服、高山靴、冰爪、登山杖、头灯、雪镜...这些都不能马虎。

老陈的伤势也需要考虑。孙雪担忧地看了一眼还在帐篷中休息的老陈,他的腿伤需要更好的医疗条件,不能跟着我们立即进山。我昨晚检查过,伤口虽然不再流血,但在高海拔地区很难愈合。

叶天沉思片刻:这样,我们分两步走。首先撤离遮龙山,返回最近的城镇进行休整和补给。老陈可以在那里接受正规治疗,同时我们采购所需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