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真墓室(1 / 2)

墙壁缓缓下沉,伴随着沉重的石块摩擦声,那声音在密闭的空间中回荡,仿佛来自远古的低吟。石壁移动时扬起的尘埃在头灯的光束中飞舞,如同金色的萤火。通道完全显露出来,一级级向下延伸的石阶在黑暗中若隐若现,宛如通往地心的天梯。

温度骤降8度,湿度上升至85%。孙雪的声音透过面罩传来,带着一丝凝重。她手中的环境监测仪发出轻微的蜂鸣:空气中的含氧量只有16%,而且检测到浓度0.003%的硫化氢和0.005%的甲烷。根据安全规程,我们必须全程佩戴呼吸装置。

龙渊已经站在通道口,长剑在黑暗中泛着幽冷的蓝光。我打头阵。他的声音沉稳有力,石阶上的青苔异常厚实,摩擦系数低于0.2,建议使用安全绳。他从背包中取出特制的登山绳,将一端固定在入口处的石雕上。

我们一个接一个地踏入通道,脚步声在狭窄的空间中产生奇特的回音效应。石阶不仅湿滑,还有些许弹性,踩上去的感觉十分诡异。孙雪取样检测后惊呼:这些青苔含有托烷类生物碱,浓度达到每平方厘米3毫克。1987年亚马逊科考队发现的类似物种,曾导致三名队员暂时性瘫痪。

越往下走,空气越发潮湿凝滞。湿度计显示已经达到95%,面罩上凝结的水珠不断滑落。远处传来隐约的水流声,声波探测器显示来自下方约30米处的地下暗河,流速约为每秒2米。

突然,通道两壁开始出现星星点点的蓝光。是氚水晶!孙雪激动地调整光谱仪,自然辐射产生的冷光源,半衰期长达12.3年。这些水晶的纯度极高,估计储量超过500吨!她指着仪器读数,根据《滇国矿脉志》记载,献王时期曾发现蓝光神石,应该就是指这些水晶。

在幽幽蓝光的指引下,我们继续向下。计步器显示下降50米后,前方豁然开朗。走出通道的瞬间,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这是一个巨大的地下穹隆,激光测距仪显示空间长宽超过200米,高度约80米。洞顶垂下的水晶簇最长的超过15米,散发出柔和的各色光芒:含铁的水晶发出暖黄光,含锰的呈现淡粉色,含铬的则泛着翠绿色彩。这些光芒在水面上交织折射,将整个空间映照得如同梦幻仙境。

天啊,这简直是地质学上的奇迹!孙雪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根据光谱分析,这些水晶中含有二十多种稀有元素,其发光原理类似于极光现象!

湖面平静如镜,热成像显示水温恒定在4摄氏度。水下摄像机捕捉到成群发光的盲鱼,最大的体长超过1米。是洞穴盲鲵!孙雪一边记录一边惊叹,学界认为已灭绝200万年的物种!它们皮肤分泌的荧光素使湖水产生生物荧光现象。

湖中心的小岛上,那口白玉棺椁在水晶光的映照下散发着温润的光泽。玉棺长约3米,宽1.5米,通体由整块和田白玉雕琢而成,棺盖上精细地雕刻着升龙图案。

这才是献王真正的安眠之地。我感叹道,《滇国宝藏录》记载,献王动用三万劳工,耗时二十年才开凿出这个地下宫殿。这些水晶不仅是照明源,更构成了一个天然的能量场。

但龙渊突然皱眉:有杀气。他的右手不自觉地握紧剑柄,东南角温度异常,比整体环境低了2度,有东西在那里。

我们立即警惕起来。红外扫描显示湖面下有数个大型热源在缓慢移动,体长估计在3-5米之间。声纳探测显示湖底地形复杂,有许多人工建造的暗桩和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