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寻找真椁(1 / 2)

如果献王真的与肉芝椁融合,那这里应该就是主墓室了。孙雪推测道,手中的勘探仪器发出规律的滴答声。她调整着探测器的灵敏度,眉头微微蹙起,能量读数显示,这里的生物电场强度是外界的十倍以上,确实符合主墓室的特征。不过...她顿了顿,指着仪器屏幕上跳动的波形,这个电场波动频率很异常,每分钟波动37次,像是在呼吸一样。

老陈凑过来看了一眼,脸色变得凝重:我在云南考古时遇到过类似的情况。1987年发掘滇王墓时,主墓室的生物电场波动频率是稳定的每分钟12次。这种高频波动...更像是某种活物的特征。

但我凝望着那不断蠕动的肉芝椁,总觉得哪里不对。那肉芝表面泛着诡异的油光,随着蠕动不时渗出琥珀色的黏液,散发出一股奇异的香味——像是檀香混合着某种腐殖质的味道。

等等,我抬手示意大家暂停,献王何等人物?他穷尽毕生心血追求长生,怎么可能甘心让自己变成这种人不人、鬼不鬼的怪物?我让系统调出所有关于献王的史料记载,根据《滇史·献王本纪》记载,献王性洁好雅,每沐浴更衣必焚香沐浴三个时辰

老陈擦着额头的汗珠,接口道:小哥说得对。据《滇王秘录》记载,献王最重仪表,连上朝时衣冠稍有褶皱都会大发雷霆。这样的人,怎会容忍自己变成一滩烂肉?他指着肉芝椁表面那些疑似人脸凸起的部分,你们仔细看,这些的表情都很扭曲痛苦,根本不像是自愿融合的样子。

孙雪突然倒吸一口冷气:你的意思是...这可能是个殉葬坑?那些被献王用来实验长生术的牺牲者?

我让系统重新扫描整个殿堂,三维立体投影立即在空气中显现。大家看,我指着投影中的风水布局,葬经记载,肉芝椁所在的位置虽然尊贵,但并非水龙晕的真正眼位。这里的龙气走向明显偏斜了三度。

投影上清晰地显示出整个墓室的气场流动模式。金色的气流线条在肉芝椁周围形成漩涡,但却有一个明显的偏移角度。

孙雪立即调出古籍数据库进行比对:确实如此。根据明代风水大师廖均卿的《寻龙点穴秘要》记载,真正的风水眼应该位于龙颔下三寸,气聚而不散的位置。她快速计算着,以这个殿堂的规模来看,真正的龙睛之位应该在...东南方向十五步处。

就在这时,龙渊突然开口,声音在空旷的墓室中显得格外清晰:有暗道。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锁定在肉芝椁后方的一面壁画墙上,墙体后的回音频率不同,有明显的空腔共振。我击掌测试时,这里的回音比别处延迟0.3秒,说明后面有至少三米深的空腔。

我们小心地绕开仍然微微蠕动的肉芝椁,来到那面巨大的壁画墙前。墙上绘制着精美的壁画,描述着献王乘龙升仙的盛大场面:祥云缭绕,仙鹤翩飞,献王身着龙袍,正在一众仙官的簇拥下缓缓升天。壁画的笔法精湛,色彩绚丽,但在专业眼光下还是能看出些许不协调之处。

等等,孙雪突然凑近墙面,用手指轻轻触摸壁画的一角,这些部分的颜料与整体略有差异。你们看这里的朱砂成分,明显比旁边的颜色要新上几分。而且笔法也更为粗糙,像是后来补画的。

我启动系统的显微扫描功能,果然发现了端倪:这些壁画后来被修改过。底层的原始图案是献王在地下修建陵寝的场景,后来被人用新的颜料覆盖了。扫描显示,底层壁画使用的颜料中含有大量的辰砂和孔雀石粉末,这是西汉时期常用的矿物颜料。

老陈拿出取样工具,小心翼翼地刮取少量颜料样本:让我做个快速检测......果然!底层的颜料中含有西汉特有的矿物成分,而表层的颜料却混合了明代才普遍使用的靛蓝染料。他指着试剂变色的程度说,根据颜色反应判断,表层的颜料距今大约500年左右,正好是明代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