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初探沉船(2 / 2)

“哇,好专业!叶天团队真是良心探索,#安全第一”

“听起来好刺激,但也好危险,祈祷平安!#加油”

“明代沉船墓,会不会有瓷器或丝绸?古董值钱啊!#收藏癖”

“何甜甜好帅,操控机器人像玩游戏一样!#技术宅”

“深度150米,压力大,机器人电池能撑多久?#工程问题”

“叶天小哥哥,能不能讲讲郑和的故事?好奇!#历史课”

叶天一边监控进展,一边回应弹幕:“谢谢大家的关心和问题。关于郑和——他是明代着名的航海家,七次下西洋,船队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宝船通常携带瓷器、丝绸、香料等贸易品,但也有一些船只用于特殊目的,比如宗教仪式。如果这艘船是墓葬船,可能载有祭祀用品或遗体。但我们需要进入内部才能确认。机器人电池续航约8小时,目前才过去1小时,时间充裕。”

经过几分钟的清理,右侧破损处的障碍被部分移除,露出一个约一米宽的入口。机器人探照灯照进去,显示内部黑暗而幽深,隐约可见木质结构和水草飘动。何甜甜调整摄像头焦距:“看到内部了!似乎是一条走廊,两侧有雕刻的木板,地上散落着一些器物——好像是陶罐和金属碎片。声纳显示内部空间分层,可能有多个舱室。”

叶天深吸一口气,下令:“慢慢推进,‘海豚一号’先进去,保持灯光稳定。注意任何异常信号。孙雪,监控环境变化。”机器人缓缓驶入入口,镜头捕捉到的画面让所有人心跳加速——内部确实像一座墓穴:墙壁上有模糊的壁画,描绘着云纹和神兽图案;地上散落的物品包括破碎的瓷器、锈蚀的铜钱,甚至还有一具疑似人类骨骼的残骸,但被沉积物半掩埋。

“这确认了墓葬特征,”叶天低声说,语气凝重,“骨骼的存在表明这可能是一次海葬。根据考古数据,明代海葬习俗多见于沿海地区,但深海沉船墓极为罕见。例如,在福建沿海曾发现过类似的小型墓葬船,但深度不超过50米。而这艘船在150米深处,说明它可能是在航行中遭遇事故沉没的。”他转向直播镜头,“朋友们,我们正在见证历史。但我们必须尊重逝者,所有发现都将记录并上报给相关考古机构,不会私自打捞。”

直播弹幕反应热烈:

“天啊,真有尸体?好恐怖但又好吸引人!#考古迷”

“叶天团队好有 ethics,点赞!#负责任”

“那些壁画好像还有颜色,保存得真好!#艺术”

“深度150米,氧气稀薄,尸体怎么能保存?#科学疑问”

“会不会有宝藏?比如黄金或珠宝?#寻宝”

“继续探索啊,别停!#期待”

何甜甜操控机器人深入走廊,传回更多细节:“检测到金属信号——可能是金银器。但前方有障碍,一道石门部分关闭,只留缝隙。需要机械臂尝试推开。”叶天同意:“小心操作。记得2015年探索地中海沉船时,类似石门后有机关,导致机器人受损。我们先扫描一下。”机器人使用超声波扫描仪,显示石门后是一个较大的舱室,内部有多个箱状物体。

就在这时,环境传感器发出警报:水流突然加剧,可能是海底暗流变化。孙雪紧急报告:“叶天,水流速度从0.5米\/秒增加到1.2米\/秒,可能影响机器人稳定性。建议暂停进入,先撤退评估。”叶天果断决定:“同意。所有机器人撤回至安全距离。我们不能冒险——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团队暂时中止了深入探索,机器人缓缓退出入口。叶天对着直播总结:“今天的初探非常成功,我们确认了沉船墓的基本结构和墓葬特征。接下来,我们会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制定更安全的进入计划。感谢大家的观看,记得关注我们的后续直播!如果你对明代历史或水下考古感兴趣,可以查看我们的网站,有更多案例和数据分享。”

直播在观众的依依不舍中结束,弹幕最后刷屏:“期待下一章!#沉船墓探险”。团队开始回收机器人,叶天和何甜甜讨论着接下来的步骤,而孙雪则整理环境报告。这次初探不仅揭开了沉船墓的神秘面纱,还为未来的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深邃的海洋中,每一个发现都是对历史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