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凯旋暗礁(1 / 2)

老方士伏诛,准噶尔军心溃散,色布腾见大势已去,又恐清军援兵赶至,在象征性地围攻两日后,终于率军后撤,肃州之围遂解。

消息传回京城,朝野震动。雍正闻奏,龙颜大悦,不顾身体尚未完全康复,即在养心殿召见军机大臣,盛赞苏晚晚“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医术通神,忠勇可嘉”,并下旨褒奖,令其妥善处理肃州善后事宜后,即刻返京。

肃州城内,更是万人空巷,军民夹道欢送苏院使一行。王弼亲自将苏晚晚送出十里长亭,这位沙场悍将竟虎目含泪,抱拳深揖:“院使救我肃州数万军民于水火,此恩此德,王某与肃州百姓,永世不忘!”

苏晚晚谦逊回礼,心中却无多少得意。她深知,此番西北之行,看似大获全胜,实则凶险异常,更是彻底暴露在了“暗夜之眼”的视野之下。那老方士临死前的眼神,如同烙印,让她隐隐不安。

返京之路,比去时从容许多,但也并非一帆风顺。

行至山西境内,途经一处名为“风陵渡”的黄河古渡口时,天色已晚,队伍便在一家官驿住下。是夜,月朗星稀,黄河涛声隐隐。苏晚晚正在灯下翻阅陈实功笔记,试图从中找到更多关于“镇魂石”以及对抗精神干扰的线索,忽闻窗外传来一阵若有若无的埙声,曲调苍凉古朴,带着一种说不清的幽怨之意。

起初她并未在意,但很快发现,这埙声似乎蕴含着某种奇特的韵律,听得久了,竟让人心生恍惚,思绪飘忽。她立刻警醒,这绝非寻常乐声!

她不动声色,取出银针,刺入自己耳后的翳风穴,以清醒神智。同时,她示意守护在外的巴图等人提高警惕。

埙声持续了约一炷香的功夫,便悄然停止,仿佛从未出现过。一夜再无他事。

次日清晨,驿丞前来请安,闲谈中提及,渡口附近有一隐居的老篾匠,善制陶埙,吹奏的曲子能引动河风,颇为神奇,但性情孤僻,从不与外人交往。

苏晚晚心中一动,命人前去探访。回报却是,那老篾匠已于半月前暴病身亡。

时机如此巧合?苏晚晚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这埙声,是警告?是试探?还是“暗夜之眼”又一次不露痕迹的出手?

她将此疑窦暗藏心中,并未声张,只是吩咐队伍加快行程。

越靠近京城,关于她西北之功的议论也愈发纷杂。沿途地方官员接待时,恭敬中难免带着审视与好奇。更有一些看似无意攀谈的士绅,话语间旁敲侧击,询问她师承何处,医术何以如此“别具一格”,甚至隐晦提及京城近日有流言,说她“恃功而骄”,“与边将往来过密”。

苏晚晚皆从容应对,言辞谨慎,不卑不亢。她知道,这是京城那潭深水泛起的涟漪。她人还未到,风波已然先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