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肃州暗影(2 / 2)

“赵游击?”王弼听到这个名字,脸色变得极其难看,“他……他是睿亲王一手提拔起来的!”

线索,似乎隐隐指向了京城那个刚刚倒下的庞大阴影的残余势力。

苏晚晚却觉得,事情未必如此简单。睿亲王已死,他远在西北的旧部,为何要冒着如此大的风险,勾结准噶尔,陷害她这个太医?这于他们有何益处?除非……他们背后还有其他人,或者,他们本身就被更深的势力所操控?

她想起了陈实功笔记中的“暗夜之眼”。这个组织如同幽灵,跨越朝代,清除“异数”。自己这个穿越者,以及可能存在的准噶尔那边的“同类”,无疑都是他们眼中的“异数”。利用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和边境冲突来清除目标,正是他们惯用的、不露痕迹的手法。

“王将军,此事关系重大,暂不宜声张。”苏晚晚对王弼道,“将赵游击严密监控起来,但不要打草惊蛇。我们需要知道他背后是否还有人,以及他们传递消息的渠道。”

王弼此刻对苏晚晚已是言听计从,立刻安排下去。

就在苏晚晚忙于肃清内鬼、稳固防疫成果之时,京城的消息也通过胤祥的特殊渠道传了过来。

信中提到,皇帝身体恢复良好,已逐步接手更多政务。太医院内,李守仁暂代院使之职后,虽有些小动作,但尚在可控范围。然而,信末胤祥用隐晦的笔法提醒她,京城近日有些关于她“在西北擅权”、“与边将过往甚密”的流言,虽被压下,但让她务必谨慎,处理好与军中将领的关系,疫情控制后尽早返京。

苏晚晚看着信,嘴角泛起一丝冷意。流言果然如期而至。她在前方拼命,后方却有人迫不及待地开始编织罪名了。这手法,与当初构陷她窥探先帝脉案如出一辙。

她提笔回信,详细禀报了疫情已得控制、找到解药的过程,以及军中存在内奸、疑似与准噶尔及京城残余势力勾结的情况。她写得客观冷静,不邀功,不诉苦,只是陈述事实。同时,她也表示,待疫情彻底稳定,肃清内患后,便会即刻返京。

她知道,这封信不仅会到胤祥手中,最终也会呈递御前。她要让雍正清楚地知道,她在西北做了什么,面临着什么。

放下笔,苏晚晚走到窗边,望着肃州城灰蒙蒙的天空。西北的风沙粗粝,却吹不散这弥漫在权力场中的无形硝烟。疫情防控初见曙光,但权谋的暗战,却从京城蔓延到了这千里之外的边关。

她摸了摸袖中那冰凉坚硬的注射器,又感受了一下指尖银针的存在。陈实功的遗产和她的飞针,是她在这暗流中赖以生存的依仗之一。但更重要的是智慧和警惕。

内鬼要揪出,疫情要根除,京城的暗箭也要防范。这盘棋,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她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无论面对的是沙场明枪,还是朝堂暗箭,她都必须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