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说:我想听听其中的道理。
岐伯说:春季,天的阳气开始启动,地的阴气也开始发泄,冬天的冰冻逐渐融化,水道通行流畅,所以人的气血也集中在经脉中流行,以适应春季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
夏季,经脉中气血充满而流溢,进入孙络,孙络接受了气血,皮肤就变得充实了,以适应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生命活动旺盛的状态;
长夏,经脉和络脉中的气血都很旺盛,充分地滋润于肌肉之中,以适应长夏人体活动量增加、消耗较大的生理需求;
秋季,天气开始收敛,肌体的腠理随之闭塞,皮肤的毛孔也收紧,气血主要集中在皮肤,以适应秋季气候逐渐凉爽、人体需要减少散热的变化;
冬季主导闭藏,人身的气血收藏在内,聚集在骨髓并贯通于五脏,以适应冬季人体需要保存能量、减少活动量的生理需求。所以,邪气往往随着四时气血的变化而侵入人体,至于它们的变化,是难以预测的,但必须顺应四时经气的变化驱除其邪气,驱除了邪气,气血就不会逆乱了。这充分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强调人体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只有顺应四时变化,才能保持身体健康,避免疾病的发生。
天元纪大论
本篇节选主要论述了五运六气学说的一些基本法则,指出了五运气与四时变化、万物生灭的关系。
在古老的中医理论中,五运六气学说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揭示了自然界气候变化的奥秘,还深刻阐释了人体与宇宙之间的紧密联系。文中明确指出,五运六气的运行规律不可违背,并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哲理的论断,如 “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夭殃”,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此外,还提出了 “善言始者,必于终;善言近者,必知其远”,这不仅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也是对人们处世哲学的精辟指导。
黄帝,作为古代智慧的象征,在文中向鬼臾区(wei yu qu)问道:(鬼臾区是传说中的上古医家,黄帝之臣,他擅于五行之说。)天有木、火、土、金、水五行,分别主管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从而产生寒、暑、燥、湿、风等气候变化,这些变化与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相对应,进而影响人的五志,产生喜、怒、思、忧、恐等情志变化。
《六节脏象论》中提到,五运相因相袭,各有一定的主治季节,等到一年终结之时,又重新开始新的一年的情况,周而复始。对于这些,黄帝已经有所了解,但他更想深入了解五运和三阴三阳是怎样结合的。
鬼臾区再次跪拜回答说:这个问题确实非常高明啊!五运和阴阳变化是天地运化的一般规律,是自然万物遵循的纲领,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是生成与死亡的起点与终点。在宇宙间,神明无处不在,而五运和阴阳变化正是神明运作的体现,因此,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怎能不通晓呢?
他进一步解释道:事物的开始发生叫做 “化”,当事物发展到极点时就称为 “变”。阴阳变化无常,难以探测,这种神秘莫测的力量被称为 “神”。而那些能够掌握和运用这种变幻莫测规律的人,便被称为 “圣”。
阴阳变化的作用,在天就表现为玄妙,在人则体现为道,在地则表现为生化。物质的生化产生了五味,对道的认识产生了智慧,在玄妙的境界中则产生了神明。神明在天表现为风,在地则为木;在天表现为热,在地则为火;在天表现为湿,在地则为土;在天表现为燥,在地则为金;在天表现为寒,在地则为水。因此,在天为无形的气,在地便为有形的质。
形和气互相感应,于是变化生成了万物。然而,天地是万物有了上下的标志;左右是阴阳有了道路的标志;水火是阴阳有了征兆的标志;金木是万物生成有始终的标志。
阴阳之气有多少的不同,有形物质有旺盛和衰老的区别。上下之质互相感应,事物衰退与增强的表现也就明显了。黄帝听后感慨道:先生所谈论的,上则说尽了天气,下则说尽了地理,可以说是非常详尽了。
我想把所听到的这些宝贵知识珍藏起来,用来上以调治百姓,下以保养自身,并使百姓们能够明白这些道理,上下和睦亲爱,德泽广泛流行,使子孙没有忧患,并能传之于后世,没有终了的时候。可以听听你的见解吗?
鬼臾区说:气运结合的规律,切近而且深细。它来的时候可以看见,它去的时候可以追寻。敬畏并遵从这些规律,就能繁荣昌盛;怠慢而违背这些规律,就要损折天亡;不遵守这些规律,只按个人的意志去行事,必然要遇到天谴而受灾殃。我一直小心谨慎地遵奉天道的运行规律,现在请让我讲讲其中的至理要道。
黄帝说:善于谈论事理起始的人,必能预知它的结果;善于谈论当前的人,必然预设将来的结局。这样的话,气运的规律虽然极其深远,而其中的道理却不会迷惑,这就是所说 “明” 的意思。请先生把这些道理加以归纳推论,进一步编排,使它有条有理,简明而又全面,永远相传而不至于绝亡,容易掌握而不会被忘记,使其成为要领和规矩。对于这些至理要道,望你详细地讲讲。
鬼臾区说:你提的问题很高明啊!问的道理也很明白!就像皮鼓应和鼓槌的敲击而发出响声,又像回声应和发出的声音一样。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五运六气学说在自然界和人体中的运用,从而更好地顺应自然规律,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今天,咱们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这些古老的智慧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帮助大家在生活中更好地把握健康与幸福。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