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影葬(2 / 2)

章面刻着「幽·陵·终」,章柄是一截断指,指节处戴着 1978 年的铜环。

印章落下,三枚空白铜印同时被盖出一个重叠的字:

【陵】

章印落下的瞬间,所有铜印字面同时亮起——

【影】【葬】【墓】【空】【无】【终】【陵】

七字连成一句:

「影葬墓空无终陵」

字面亮起的光束汇聚成一只巨大的锁孔。

锁孔内,72 万根金丝、5000 枚活字、七瓣骨瓷、72 面人皮鼓、万具影子同时发出最后一声共鸣:

嗡——

光束熄灭,锁孔闭合。

幽陵-9 层「影葬殿」沉入绝对黑暗。

黑暗中,只剩一枚铜印缓缓旋转——

字面:【陵】

背面:0000-00-00 00:00:00

铜印每转一圈,幽陵便下沉一寸。

下沉声像巨兽的心跳,在太行山腹内回荡,永不停息。

黑暗像被拧紧的琴弦,突然崩断。

没有光,却听得见“嗒”的一声——像一滴水银落在铜盘。

声音在影葬殿内来回折射,每一次折射便拉长一次,最终变成一句沙哑的低语:

“影葬已毕,幽陵将闭。”

三具骨瓷空壳——【心】【肝】【魂】——被无形之力扶正,围成等边三角。

它们胸口各嵌一枚空白铜印,字面无字,只映出各自的倒影:

宋南川缺右眼、顾小夏缺左耳、李荒原缺整张脸。

倒影在铜印里微微颤动,像水下的人影。

影棺后方,浮起一面铜简墙。

墙面由 15 块铜板组成,每块对应一章幽陵记录。

铜板边缘闪着冷绿磷火,火光逐字逐句显现:

1.铜乌鸦2.悬梯3.流沙4.壁画……

直到第 15 块【影葬】,字迹却空白。

空白处渗出细小影丝,影丝织成三行小字:

「影葬者,葬影也;

影尽者,陵终也;

陵终者,轮回也。」

铜简墙顶端,亮起三盏钨丝影灯。

灯光冷白,灯罩是半透明的影纸,纸上分别写着:

「影」「葬」「终」

灯光每闪一次,便有一粒铜铃碎成粉尘;

粉尘在空中排成倒计时:

00:09:59 → 00:09:58 → 00:09:57……

倒计时每减一秒,影葬殿便下沉一寸。

下沉无声,却让整个山体发出极轻的“嗡”,像巨兽翻身。

09:00 时,铜简墙第 1 块突然亮起旧影像:

1978 年 7 月 23 日 00:17:48——

齐守一站在铜乌鸦前,回头望向镜头,嘴唇开合:

“替我把时间走完。”

影像定格,齐守一的影子被抽离,贴进铜简墙,成为第 1 块浮雕。

09:30 时,第 2 块亮起:

李荒原的影子被悬魂梯拖走,成为第 2 块浮雕。

09:50 时,第 15 块空白处,缓缓浮现三枚铜印:

【影】【葬】【终】

字面仍是空白,却映出此刻三具骨瓷空壳的倒影。

倒计时 00:05:00。

铜简墙自动翻开,露出中央影棺。

棺盖无铰链,却像书页一样缓缓掀起。

棺内漆黑,却映出三行倒影:

宋南川的右眼、顾小夏的左耳、李荒原的脸——

三件缺失的“五官”在黑暗中漂浮,像三枚等待归位的拼图。

铜印【影】【葬】【终】同时升空,分别对准三件五官。

“咔哒”一声轻响——

右眼嵌入宋南川铜印,左耳嵌入顾小夏铜印,整张脸嵌入李荒原铜印。

铜印字面瞬间填满,却并非汉字,而是三枚极小的幽陵地形图。

地形图重叠,形成一枚完整黑曜石坠子,坠子中央刻着:

「陵·终」

倒计时 00:00:00。

黑曜石坠子轻轻旋转,每转一圈,影葬殿便缩小一圈。

墙体、地面、穹顶、铜铃、骨瓷、人皮鼓……

所有物质在同一节拍里坍缩,像被吸进坠子的瞳孔。

最后一声心跳来自坠子本身:

咚——

整座幽陵化作一枚指甲盖大的黑曜石,落在太行山腹地暴雨后的水洼里。

水洼映出倒立的群山,也映出倒立的幽陵。

倒影最后一层,正是此刻的暴雨。

暴雨过后,山腰出现一条细小裂缝。

裂缝里,雨水汇成一面铜盘大小的水镜。

水镜中央,漂着那枚黑曜石坠子。

坠子表面,七字咒纹已褪,只剩空白。

雨滴落在坠子上,发出极轻的“咚”,像幽陵最后一声心跳,也像下一轮轮回的第一声鼓。

太行山腹地,再无幽陵。

唯有暴雨之夜,偶尔传来极低极低的鼓声——

咚……咚……

像一颗铜做的心脏,在地下深处,永远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