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我桌旁时,她的脚步似乎微微一顿,一方素白的丝帕从她袖中“无意”滑落,正好掉在我的脚边。
我下意识地弯腰捡起,递还给她。
她接过丝帕,抬眼看了我一下,声音轻柔如春雨:“多谢先生。这雨……不知何时能停?”
来了!暗号!
我压下心中的激动,按照老常的吩咐,低声回答:“檐下犹滴答。”
她眼中闪过一丝极细微的、难以察觉的光芒,随即又恢复了那副清冷模样,微微欠身:“看来,还得再等等。”说完,便带着丫鬟下楼去了。
整个过程自然无比,仿佛只是一次偶然的失物和客气的道谢,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但我却知道,接头完成了!
我强作镇定,又坐了片刻,才结账离开听雨楼。
走到门外,清冷的夜风一吹,我才发现手心竟然全是汗水。
下一步呢?柳大家没有留下任何进一步的指示。我该去哪里?等什么?
我漫无目的地沿着河岸行走,心中有些茫然。
就在经过一条昏暗的巷口时,一个低着头、挎着篮子卖夜宵的小贩突然凑近我身边,极快地说了一句:“先生,您的钱袋掉了。”同时,将一个冰凉的小物件塞进了我的手里。
我一愣,下意识地握住那东西。那小贩却头也不回,快步消失在人群之中。
我走到一盏路灯下,摊开手掌。手里是一枚小巧的、没有任何标记的青铜钥匙,以及一张折叠的纸条。
展开纸条,上面只有一行娟秀的小字:“河沿巷,丙字柒号,柴房。”
河沿巷?那是靠近城墙的一处贫民聚居区,鱼龙混杂,极其混乱。
没有犹豫,我立刻向着河沿巷的方向走去。
听雨楼听雨,听到的却是一场关乎生死的暗号。
这枚钥匙和这个地址,会是我新的希望,还是另一个陷阱?
我握紧钥匙,步入了京城更深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