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掉那烫手的五十两银子后,我刻意保持了数日的低调,除了必要的点卯和巡逻,几乎足不出户,仿佛真的被那点“赏银”和“升迁”满足,安心做着我的试百户。然而,内心的警惕却提到了最高,我知道那双暗处的眼睛很可能还在盯着我。
果然,风波并未平息。
几日后,当我再次带队在南城巡查时,那个牙行经纪王五又如同幽灵般出现了。这一次,他脸上没了之前的谄媚,反而带着一丝焦急和惶恐,趁着与我擦肩而过的瞬间,极其快速地将一件东西塞进了我的袖袋,同时压低声音急促地说了一句:“大人,有人要小的把这个交给您!说您一看便知!小的什么都不知道,只是传个话!”
说完,他不等我反应,便像受了惊的兔子一样,迅速钻入人群消失不见。
我心中凛然,面上却不动声色,继续完成巡查任务。回到北镇抚司分配的简陋值房后,我才屏退旁人,从袖中取出那件东西。
并非金银,而是一张半旧的、散发着淡淡霉味的当票。
票面上字迹模糊,但依稀能辨认出:当物为一支“点翠银簪”,当本五两银子,当期三个月,落款是“惠民当铺”,日期则是一个月前。
点翠银簪?惠民当铺?
我立刻意识到,这绝非王五或者其背后之人无意中得到的。这是一条精心设计的、指向性极强的线索!
他们不再试图用钱收买或警告,而是换了一种方式,似乎想引导我去查什么。
点翠银簪,通常是女子所用。惠民当铺,位于南城,是一家老字号,但也因其位置,常成为一些灰色财物变现的渠道。
他们想让我去查这支簪子?查当簪子的人?这支簪子又藏着什么秘密?与周府案有关?还是与那“柳姑娘”有关?
这是一个明显的陷阱。但我却不得不踩进去。
因为忽略它,可能意味着错过重要的信息,或者激怒那背后的势力,招致更直接的报复。而我,也需要弄清楚,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我没有动用北镇抚司的权限去查,那太容易暴露。我再次换上了便装,化身成一个普通的顾客,来到了惠民当铺。
当铺里光线昏暗,柜台高耸,朝奉先生戴着眼镜,一副精明冷漠的模样。
我递上当票,声音平静:“赎当。”
朝奉接过票,仔细看了看,又抬眼打量了我一下,眼神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样(或许是我的错觉)。
“客官稍候。”他转身进入后堂。
等待的时间似乎格外漫长。我警惕地注意着四周的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