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艺之神 > 第643章 清朝《宫束班》造文源阁趣事

第643章 清朝《宫束班》造文源阁趣事(2 / 2)

【三日后,天刚蒙蒙亮,三辆马车拉着黑瓦浩浩荡荡赶到工地,工人们七手八脚地卸瓦、递瓦,屋顶上已经铺了大半黑瓦,在晨光下泛着乌亮的光。柱子和二娃在搭建阁楼内部的楼板,锯子锯木头的声音 “吱呀” 作响】

柱子: (拿着锯子,锯到一半停下,擦了擦额角的汗)班头,你快过来看看!这图纸上写的是 “外观两层,内为三层”,咱这二楼中间加的暗阁,我量了量,才五尺高,我这一米八的个头,站在里面都得弯腰驼背,连转身都费劲。

二娃: (拿着卷尺,对着楼板比划)是啊班头!我刚才试了试,蹲在暗阁里都觉得憋屈,除了堆书,啥也干不了。不如咱直接建成三层明阁,每层都弄成八尺高,看着气派不说,以后拿书也方便,省得在暗阁里猫着腰找半天。

李班头: (拿着图纸凑过来,眯着眼睛比对,手指在图纸上指指点点)我也纳闷呢!老木匠说了,仿天一阁,可天一阁是两层啊,为啥咱这儿非得弄个 “外二内三”?明着来三层不好吗?既好看又实用。

老木匠: (背着双手走过来,从腰间掏出鲁班尺,放在楼板上量了量尺寸)天一阁占地仅六亩,文源阁要藏《四库全书》,得放三万六千册书,占地要扩到十亩,却不能破坏圆明园 “前湖后湖” 的整体布局。外观两层,高度和旁边的涵秋馆、夕佳楼协调,不会显得突兀;内加暗阁,能多利用一倍的空间,暗阁虽矮,却正好能放书箱,书箱叠两层,刚好到阁顶,不浪费一点地方。而且暗阁夹在上下两层中间,能起到缓冲作用,夏天上层的热气往下渗,下层的凉气往上冒,暗阁里的温度能比上下两层低三五度;冬天则能保温,书最怕温差大,这样的结构能让书保存得更久。

王监工: (摇着扇子走过来,得意地点点头)还是老木匠懂行!这可是工部尚书亲自带着匠人去宁波考察了三个月才定的规制,既仿了天一阁的形制,又兼顾了皇家藏书的需求。你们俩小子别瞎琢磨,图纸上的尺寸是分毫不能改的,当年天一阁建暗阁时,误差超了三分,木匠头就被东家罚了半年工钱。你们要是敢改尺寸,小心你们的脑袋比暗阁还矮!

二娃: (吐了吐舌头,赶紧拿起锯子继续干活)那我还是乖乖铺楼板吧,别到时候脑袋真没了,连暗阁都进不去。

柱子: (突然一拍大腿,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这就是 “表面看着普通,内里藏乾坤”!跟我娘做的包子似的,皮薄馅大,外面看着不起眼,里面全是好东西!这文源阁就是个 “藏书大包子” 啊!

李班头: (翻了个白眼,伸手拍了柱子后脑勺一下)就你嘴贫!比喻得什么乱七八糟的!赶紧干活,铺完楼板,还得装隔潮的木板,老木匠说了,那才是藏书的关键,要是木板没装好,书受潮发霉了,咱仨都得去吃 “牢饭包子”!

老木匠: (嘴角微微上扬,难得露出一丝笑容)他说得也不算错,这文源阁,确实是 “藏着宝贝的阁子”。铺楼板时注意,木板之间要留半分缝隙,方便通风,不然湿气散不出去,还是会坏书。

第三幕:隔潮之智

【一月后,阁楼主体完工,黑瓦覆盖的屋顶气势恢宏,木构架的雕花已经完工,工人们开始装修内部。二娃正拿着刷子往墙上糊桑皮纸,柱子在旁边递纸,墙上已经糊了大半,雪白的桑皮纸在黑木梁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干净】

二娃: (糊完一张纸,直起腰捶了捶后背)班头,这墙都刷了三层石灰了,白得发亮,为啥还要糊一层桑皮纸?这不是多此一举吗?而且这桑皮纸又脆又薄,一不小心就破了,比糊窗户纸还费劲。

李班头: (拿着一张桑皮纸翻来覆去地看,也一脸疑惑)我也觉得纳闷,老木匠让糊就糊呗,反正咱照着做准没错。老木匠,您给说说,这桑皮纸到底有啥用?总不能是为了好看吧?

老木匠: (拿起一张桑皮纸,凑近闻了闻,又用手指搓了搓)这桑皮纸可不是普通的纸,是用桑树皮纤维做的,泡过桐油和蜂蜡,晾干后防水隔潮。藏书楼最怕的就是湿气,江南多雨,圆明园又挨着湖水,地下湿气重,石灰墙能吸潮,但吸饱了潮气就会返潮,到时候墙面会结水珠,滴在书上就麻烦了。这桑皮纸能挡住湿气往阁内渗,就像给墙穿了件 “雨衣”。而且这纸韧性好,不容易破,还能保护墙面不脱落,减少灰尘,书最怕灰,一点灰尘落在书页上,时间长了就会腐蚀纸张。

柱子: (瞪大了眼睛,恍然大悟)难怪天一阁的书能存几百年,原来有这么多门道!我还以为就是找个结实的房子堆书呢,没想到连糊墙的纸都有这么多讲究。老木匠,您真是太厉害了,啥都懂!

王监工: (背着双手,绕着阁楼走了一圈,看着逐渐成型的文源阁,满意地笑了起来)不错不错!李班头,你们宫束班虽然看着憨,干活倒是不含糊,这黑瓦铺得整齐,楼板搭得结实,桑皮纸也糊得平整。等完工了,我亲自去内务府复命,皇上要是满意,少不了你们的赏钱,说不定还能赏你们几匹绸缎,让你们也尝尝皇家的好处!

李班头: (搓着粗糙的手,笑得合不拢嘴)托监工的福,托老木匠的福!咱就是粗人,不懂啥大道理,就知道跟着老木匠学手艺,跟着图纸干实事。您放心,咱保证把这文源阁造得结结实实,让皇上的书存到千秋万代,就算再过几百年,这黑瓦还是亮的,这隔潮纸还是严的!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文源阁的黑瓦上,泛着温暖的光泽,三层结构稳稳地立在圆明园中,与周围的山水园林融为一体。宫束班的工人们笑着收拾工具,脸上满是疲惫却又自豪的笑容,老木匠望着阁楼,轻轻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剧终)